春秋晋国的兴衰史!晋文公是如何缔造晋国霸业的?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晋文公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孤独的胜利者:从同室操戈到举目无亲

  前546年7月,代表晋国参加弭兵之会的赵武、羊舌肸回到绛城,向晋平公汇报了与楚国谈判的过程和结果:宋国左师向戌奔走诸侯列国,告知弭兵之意,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后,诸侯列国的代表陆续到达宋国。楚国令尹屈建起初毫无诚意,命令楚军全副武装,严防晋国。将要结盟时,楚国又与晋国争先,赵武力争不让,经过羊舌肸的劝说后,赵武对屈建做出了让步。经过激烈的谈判后,晋、楚两大强国同意停止争霸战争,天下诸侯以后共尊两大强国为盟主,对两大强国行使相同的责任和义务。

  晋平公听完后,心有疑虑,问赵武、羊舌肸:“楚国之心诚否?”赵武、羊舌肸应道:“国君不必多虑。这次会盟为天下诸侯所共见,且诸侯皆已厌倦战争,若楚国背弃盟约,定会失诸侯之心。只要我们信守盟约,便能得诸侯之心,即使战争复起,我们也会占据优势。”晋平公欣然笑道:“使晋国霸业不坠,皆诸卿之力也!寡人虽不才,亦不负文公及先公之业矣!”

image.png

  赵武和羊舌肸走后,晋平公召来太子及后宫,设宴庆贺。晋平公在饮酒作乐之余,又不免生出一种无法释然的孤独感:此刻能享受快乐者只有自己和太子,叔伯、兄弟、子侄皆身在异国他乡。

  其实,不是只有晋平公有这种难以释怀的孤独感,就连晋文公以后的历代国君也有这种孤独感。造成晋国国君感到孤独的原因还要从二百年前的“曲沃代翼”说起,曲沃是小宗,翼是大宗,小宗和大宗经过六十七年的内战后,小宗最后取得完胜。晋献公即位后,为了防止“曲沃代翼”再次发生,先是族灭桓庄之族,然后驱逐众多儿子,亲手削弱了宗室的力量。晋文公即位后,又制定了“不蓄公子”的政策——国君只把太子留在身边,其他儿子全部外放。晋国公室的力量在诸侯列国中由此成了最弱的一个。

  不过,令晋平公感到欣慰的是,父亲晋悼公进行改革后,提拔与晋国国君血缘关系更近的祁氏和羊舌氏,使晋国公室的力量有所恢复。但是,赵、韩、魏、智、范、中行六家的势力依然十分强大,晋平公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制衡他们的力量,防范他们威胁晋国国君脆弱的地位。

  三军六卿制度:充满竞争与合作的舞台

  晋平公暂且不表,让我们先回到晋文公时代。前636年,晋文公在秦穆公的护送下回国,陪伴他左右的是这么几个人:狐偃、赵衰、颠颉、魏犨、胥臣、先轸等;接应他回国的人是这几个人:栾枝、郤縠、狐突等。三年后,晋文公建立了三军六卿制度,狐偃、赵衰、魏犨、胥臣、栾枝、先轸等都成了拥有封地的卿大夫。同年,晋文公又建立了三行制度,使荀林父将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至此,以狐偃为代表的狐氏、赵衰为代表的赵氏、魏犨为代表的魏氏、胥臣为代表的胥氏、先轸为代表的先氏、荀林父为代表的中行氏同时登上了晋国的政治舞台。

  随着三军六卿制度逐渐成熟,以郤缺为代表的郤氏、士会为代表的范氏、韩厥为代表的韩氏、荀首为代表的智氏也先后登上了晋国的政治舞台。

  晋悼公即位后,对三军六卿制度进行改革,以祁奚为代表的祁氏、羊舌职为代表的羊舌氏又同时登上了晋国的政治舞台。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晋国这么多家族齐聚一堂,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与合作竞争,对晋国的历史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

  权力修罗场:世卿家族残酷斗争物语

  在晋文公、襄公父子在位时期,众家族和睦相处,共辅国君,遂创霸业,败楚于城濮(前632年),败秦于崤山(前627年),使晋国的地位稳如泰山。晋襄公末年,赵衰的儿子赵盾成为执政,赵盾性格强硬,为政专横,第一次打破了众家族间和和睦相处的气氛。

  晋襄公死后(前621年),由于太子年幼,公卿大夫对改立新君展开了讨论。以赵盾为代表的一派支持迎立身在秦国的公子雍,以狐射姑(狐偃的儿子)为代表的一派支持迎立迎立身在陈国的公子乐。双方经过激烈的斗争后,狐射姑失败逃亡,狐氏从此消失在晋国的政治舞台上。

  取得胜利的赵盾并没有如愿迎立公子雍,在太子母亲的逼迫下,赵盾还是拥立太子即位,是为晋灵公。晋灵公长大后性格残暴,欲除赵盾,反被赵盾、赵穿杀害。赵盾随后迎立晋成公即位,前601年,一代权臣赵盾去世,一年后,晋成公去世,其子晋景公即位。

  晋景公在位时期,众家族间的斗争再度陷入白热化状态。前597年,晋军在邲之战中惨败,晋景公没有惩罚主帅荀林父,对刚愎自用擅自行动的副帅先彀(先轸的孙子)进行了责问,先彀出于恐惧和报复,在次年勾结狄人进攻晋国,晋景公于是对先彀及其家族进行了清洗,先氏从此消失在晋国的政治舞台上。

  前583年,赵氏家族发生内讧,赵庄姬(赵盾之子赵朔的妻子)诬告赵同、赵括(皆为赵盾的弟弟)谋反,栾氏和郤氏皆出面作证,晋景公于是又对赵同、赵括及其家族进行了清洗。在韩厥的劝说下,晋景公恢复了赵武(赵朔的儿子)的地位,赵氏死里逃生,从鼎盛期转入恢复期。

image.png

  晋景公死后,晋厉公即位。晋厉公有心清除异姓公卿,加强国君权威,便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展开了行动。前574年,胥童为了替父亲胥甲报仇(胥甲是胥臣的儿子,在晋成公时被郤缺废黜),带兵血洗了郤氏家族,胥童又欲血洗栾氏和中行氏,却被晋厉公阻止了。栾书(栾枝的孙子)和中行偃(荀林父的孙子)劫后逃生,反戈一击,血洗胥氏家族,杀死晋厉公,迎立晋悼公。胥氏与郤氏就此同年消失在晋国的政治舞台上。

  晋悼公即位后改革政治,抑制异姓公卿,培植公室势力,晋国的君权由此恢复到文、襄时期。晋平公即位后,范匄(士会的孙子)执政,范匄为了报复栾黡(栾书的儿子)在晋悼公讨伐秦国时逼走其儿子范鞅的行为,在前552年驱逐了栾黡的儿子栾盈,栾盈两年后借助齐国的力量潜返曲沃,勾结魏舒(魏犨的重孙),集结对自己忠心的势力,袭击绛城。范匄派范鞅劫持魏舒,以曲沃许诺之,魏舒于是背叛栾盈,栾盈寡不敌众,落败而走,逃归曲沃。范匄随后发兵围攻曲沃,擒杀栾盈,血洗了栾氏家族。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残酷斗争,晋国的政治舞台上如今只剩下赵氏、韩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祁氏、羊舌氏八家势力。譬如一块蛋糕,谁都想多吃点儿,以上八家势力又会如何瓜分蛋糕呢?

  轮流执政:异姓公卿的黄金时代

  晋平公继承并维持了父亲的霸业,却没有父亲过人的能力,异姓公卿的势力于是又强大了起来,晋国政治的发展方向逐渐背离了晋悼公改革的初衷。

  前548年,范匄去世,赵武接任执政,正是在赵武任内,晋、楚实现了弭兵。前541年,赵武去世,韩起(韩厥的儿子)接任执政,从此以后,晋国公室彻底衰落,异姓公卿把持了晋国大权。

  前532年,晋平公去世,其子晋昭公即位。晋昭公在位仅六年就去世了,其子晋顷公即位。晋顷公在位时期,祁氏和羊舌氏走向没落,两个家族在前514年同时覆灭。不久,韩起去世,魏舒接任执政,魏舒联合其他五家瓜分了祁氏和羊舌氏的封地,异姓六卿的势力由此愈发强大。

  前512年,晋顷公去世,其子晋定公即位。三年后,魏舒去世,范鞅(范匄的儿子)、智跞(荀首的重孙)、赵鞅(赵武的孙子)相继成为执政。在荀跞任内,中行寅(中行偃的孙子)与范吉射(范鞅的儿子)联合进攻赵鞅,魏、韩、智三家因与范、中行二家有仇,于是出兵帮助赵鞅进攻中行寅与范吉射。这场大规模的内战历时七年,以中行寅、范吉射逃亡齐国告终(前490年),从此,晋国的政治舞台上只剩下韩、赵、魏、智四家。

image.png

  前476年,赵鞅去世,智瑶接任执政。智瑶是一个十分专横霸道、刚愎自用的人,他在前458年与赵氏、韩氏、魏氏瓜分了范氏、中行氏的封地。智瑶此举惹怒了晋出公,晋出公便想借齐、鲁之兵讨伐四卿,四卿闻讯后主动出击,驱逐晋出公,改立晋哀公。

  前453年,智瑶向韩康子(韩起的曾孙)、魏桓子(魏舒的重孙)成功索要封地后,又向赵襄子(赵鞅的儿子)索要封地,赵襄子没有答应。智瑶勃然大怒,遂与韩康子、魏桓子联合讨伐赵襄子,赵襄子暗中策反韩康子、魏桓子,灭了智瑶,瓜分智氏封地。至此,晋国的政治舞台上只剩下了韩、赵、魏三家,晋国国君形同虚设。

  前403年,周天子册封赵、韩、魏为诸侯,晋国一分为四,中国的历史从此进入到战国时代。前376年,赵、韩、魏又瓜分了晋国公室剩下的所有土地,废黜晋国国君为庶人,至此,立国六百五十多年的晋国宣告灭亡。

  附录:晋定公以后两种版本的国君世系(版本一依照《史记》,版本二依照《竹书纪年》,仅供各位读者参考)

  版本一:晋定公(在位37年)、晋出公(在位17年,被驱逐后奔齐)、晋哀公(在位18年)、晋幽公(在位18年)、晋烈公(在位27年)、晋孝公(在位17年)、晋静公(在位2年)。按此说,晋国灭亡是在前376年。

  版本二:晋定公(在位37年)、晋出公(在位23年,被驱逐奔齐后,晋国国君空位6年)、晋敬公(在位22年)、晋幽公(在位10年)、晋烈公(在位27年)、晋桓公(在位23年)。按此说,晋国灭亡是在前369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