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衷说出何不食肉糜被人耻笑千年,司马衷真的是傻子吗?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司马衷说出“何不食肉糜”被人耻笑千年,司马衷真的是傻子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十八个儿子,其中有八个儿子早年夭折。按说还有十个儿子的存在,那么晋武帝为什么单单传位给司马衷呢?

  司马衷是不是“傻皇帝”呢?应该不是。如果司马衷智商存在问题的话,那他的老爹司马炎会拿着自己的千秋大业去开玩笑吗?如果司马衷存在问题,司马炎绝对不会把他立为太子,并传位给他。

  所以,司马衷能被立为太子,说明他起码不傻。司马衷能成为太子继承霸业,原因如下,

  一是立长不立幼的传统,司马衷此时是嫡长子(比他年龄大的都早夭了)。

  二是因为司马衷母族弘农杨氏、妻族贾氏实力强大,有他们的支持,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晋书》记载着,司马衷被立为太子是“顺从王公卿士之议”,得到大家一致拥护。

image.png

  司马衷(259年-307年),即晋惠帝,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次子, 母武元皇后杨艳,西晋第二位皇帝,在位17年。

  泰始三年(267年),司马衷被立为皇太子,太熙元年(290年)即位,改元永熙。

  《晋书》上记载着有关司马衷的两个贬义的故事,一是“蛤蟆叫”,二是“何不食肉糜”。

  第一个故事:蛤蟆叫

  帝文尝在华林园,闻蛤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

  上文的意思是,听到蛤蟆咕呱咕呱叫,司马衷问:“这叫唤的蛤蟆是官家的,还是私人的?”

  有一个侍从比较聪明,眼珠一转说:“这叫唤的东西在官家地的就是官家的,在私人地的就是私人的。”

  此故事被流传了下来,被证明是司马衷智商有问题的佐证之一。

  结合当时的情况,司马衷继位后,皇后贾南风母鸡报晓,“牝鸡司晨”,把持着朝政大权,为非作歹,架空了司马衷,并诛杀楚王司马玮而专断朝政。

  自此,在贾南风的干政下,西晋王朝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贾后专政的时期。

  司马衷自己什么也说了不算,他能不郁闷吗?朝中一片乌烟瘴气,各自有各自的小帮派,大家为权利争得的你死我活。

  作为一个正直的男人的司马衷很看不过去,于是很郁闷,在听到蛤蟆叫时,心不在焉的问身边大臣一句“此鸣者为官乎,私乎?”也是情有可原的,可能想到了自己一片混乱的朝廷有感而发吧!

image.png

  所以,这不足以说明司马衷智商有问题!

  第二个故事:何不食肉糜

  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树皮,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晋惠帝大为不解,“帝曰:“何不食肉糜?”

  通过这个故事,只能说明司马衷不了解民情,他起码不聪明,更不知道黎明百姓的疾苦。他一直生活在深宫里,每餐都成百道菜,想吃什么山珍海味就有什么山珍海味。他想当然的认为,老百姓的生活条件也不错。

  大臣在报告老百姓吃树皮,没有粮食吃时,他想到可以吃的东西还有肉啊,为什么不吃肉呢?是肉都没有了吗?

  有时候,我们脑袋也转不过弯来,说出类似的话来。此时,对正直而又爱脱口而出的司马衷来说,可能就属于这种情况。

  所以,这也不足以说明司马衷的智商有问题!

image.png

  其实,还有有关司马衷的正面的故事

  第三个故事,“救主”

  八王之乱时期的汤阴战役中,司马衷被挟持出征,战败。

  当敌军攻杀过来时,司马衷面颊受伤,身上还中了三箭,左右的百官都四处逃散。

  情况危急,侍中嵇绍跳马,疾步登上辇车,用身体保护住皇帝。敌人拉住嵇绍就砍,司马衷阻止道:

  “忠臣也,勿杀!”

  敌人哪管那些,手起刀落,杀了嵇绍,血溅了皇帝一身。

  司马衷不让人洗这件衣服,并一直保存着,他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

  试问,一个人智商有问题的话,能说出这样的话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司马衷虽然不是特别聪明,但是智商上是不存在问题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