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没被敌人打败却被自己人搞垮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很多人都不了解没被敌人打败却被自己人搞垮,蒙古帝国因何陷入无尽内讧之中,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随着成吉思汗的去世,强大的蒙古帝国立刻走向衰败,最终分裂为无数汗国、小国。但如果我们翻翻史料就会发现,其实蒙古的衰落并不是因为敌人太强,而是内讧。

  13世纪成吉思汗率领蒙古民族迅速崛起,但强大的武力并没有帮助蒙古帝国发展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传承机制。他们依然沿袭着牧民分家的传统,即每个儿子都有资格继承父亲的遗产。

  同定居民族一样,蒙古人的长子为家庭贡献最多,地位也最高,分得的家产也比较多。成吉思汗的《大札撒》就规定:“年长者十,年少者四”。不同的是父亲通常会把年龄最小的幼子留在身边,继承自己的灶台、大帐,叫做“幼子守灶制”。这种财产分配方式是为了适应草原恶劣的生存环境,让老人和年幼者都能存活下来。

image.png

  按照这个传统,成吉思汗将帝国一分为四,长子术赤作为面向欧洲的攻击翼,享有最多的土地;幼子托雷获得了成吉思汗的绝大部分军队和财产;次子察哈台和三次窝阔台也分别有自己的汗国。

  分封制在中原王朝的历史上也曾有是重要权力传承方式之一。周朝实行分封制,结果“天下”被各路诸侯瓜分,“周天子”成了名誉称号。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等等历史事件都证明了分封制存在巨大缺陷,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自然也避免不了陷入内乱之中。

  以术赤的金帐汗国为例,术赤的次子在蒙古第二次西征后创立了金帐汗国。他虽然能力超群,是汗国的缔造者,但他的13个兄弟每人都有一块封地,其中兄长斡儿答家族后来成立了“白帐汗国”,弟弟昔班家族成立了蓝帐汗国。汗权因术赤家族的分家而被极大的削弱,最终导致金帐汗国下面的万户也分裂了出来。

  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老汗王去世后,兄弟们和儿子们都以自己的封地为资本互相厮杀,导致中亚地区最终被突厥人牢牢控制在手里。托雷家族虽然出了主张全面汉化的忽必烈,但也仅仅是减缓了分裂的进程而已。

  忽必烈的封地在汉地,在长期与汉臣、汉将的交往过程中,忽必烈意识到中原王朝制度上的优越性,因此主张全面汉化。蒙哥汗去世后,忽必烈依靠汉地地主的势力取得了对幼弟阿里不哥的胜利,成为新一任的蒙古大汗,但他心里更渴望成为中国的皇帝。

  因为相比于蒙古大汗,中国皇帝的优势在于不管生了多少儿子,传了多少代人,手中的帝国还是那个帝国,绝对不会因为继承的原因而四分五裂。

image.png

  蒙古帝国实际上是由以成吉思汗家族为首的蒙古军事贵族家庭组建的部落联盟,成吉思汗对大汗的人选有巨大的影响力,但没有指定继承人的权利。窝阔台最终登基是通过“忽里勒台”大会,由各部贵族推举出来的。

  忽必烈称为元朝皇帝后,“推举制”变为“世袭制”等同于破坏了蒙古帝国的政体,遭到了以阿里不哥系为首的漠北守旧派的集体抵制。忽必烈的子孙们一直在想尽办法予以压制,可是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因为被朱元璋赶回漠北后而变得尖锐。

  漠北是阿里不哥系后裔的传统势力范围,北元残部在此根基不深,且实力大损,所以很难对内部矛盾进行有效的压制。蒙古大汗之位不仅很快从忽必烈家族流入阿里不哥家族手,甚至还一度落入非黄金家族之手。忽必烈的后裔达延汗率领蒙古中兴,混乱的局面暂时得以结束,但随着他的去世,内讧又如约而至。

image.png

  蒙古的分家制也不是全是坏处,因为每一任大汗都是经过激烈的角逐而产生的,这就保证了权力永远掌握在最强者手中,所以蒙古每隔几十年总能崛起一位雄主,但是上帝却没有再给蒙古民族13世纪那种机遇了,最终内讧让蒙古民族从一个庞大的帝国分裂为若干个小部落、小民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