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什么没有自相残杀?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三国时期有一对非常有名的兄弟,哥哥继承父亲衣钵,弟弟接过哥哥的班子,这对兄弟就是司马师和司马昭。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懿这个活跃在曹魏的能臣,共有四个老婆,九个儿子,两个女儿。

  但是在这些妻妾子女中,出名的只有张春华,和与张春华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

  正是这两个儿子巩固了司马家的地位,为后来的晋代魏禅起到了重要作用。司马师和司马昭虽然没当成皇帝,但后来都被晋朝追尊为皇帝。

image.png

  俗话说一入侯门深似海,皇家难容骨肉情,自古以来因为争权夺势而成为死敌的兄弟很多,远的不说,就说那个年代,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就因为争位而失和。

  那么,同样优秀的司马兄弟,在司马懿故去之后有因为权势和地位而互相攻击吗?

  答案是没有。

  在司马懿病逝后,兄弟俩挑起了司马家的大梁,这对能力都相当卓越的兄弟,但并没有因为一山不容二虎而起内讧。他们不仅和睦相处,司马师死的时候,还很大方把权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而没有交给自己的儿子。

  司马家,一个活跃于三国时期的庞大家族。登上历史舞台的第一人,便是司马师与司马昭的父亲,司马懿。这位曹操手下的卓越军事家、权谋家,曾因"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而入了曹操的眼。

  作为一个儒学的推崇者,司马懿对长子司马师和次子司马昭的教育,远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好。虽然司马懿作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而被后世熟知,司马昭更是因为曹髦那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成为千百年来奸臣的代名词。但司马家的做人水准,在司马懿的领导下,其实远比很多家庭要高得多。

  建安十三年(208),升任宰相的曹操强行征辟司马懿为文学掾。一开始,司马懿只是侍奉在太子身边,不过很快,曹操就按捺不住,将司马懿正式招到自己麾下。

  司马懿是个聪明人,也是个有骨气的读书人。他看到自己在曹操手下可以建功立业,也看到曹操对待贤才的真心,便开始专心侍奉于曹操。司马懿曾对曹操说:"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谦让者,畏天知命也。"

  从中,我们其实可以看到,司马懿所持的其实是尊王的态度。但他又并不死板,不认为无所作为的帝王也应该受到群臣的拥护。这可以被视作是司马家族后来夺权的一种"预兆",但其实也是司马懿对儒家大义的理解

image.png

  在曹魏建立以后,司马懿继续得到曹家人的重视。这时司马懿权力大吗?"(太和)四年,迁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的他当然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权臣。但是这时候的他,依旧表现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晋书》评价,"(司马懿)用人如在己,求贤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测,性宽绰而能容,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

  虎父无犬子,如此的司马懿能培养出怎样的司马师和司马昭呢?就《晋书》的记载来看,司马氏的"道行",是要在司马昭之上的。拿司马懿打算诛杀曹爽一事来举例,事发前,司马懿只与长子司马师密谋,而司马昭并不知情。

  在司马家准备动手的时候,事情被人告发。此时司马昭担心得夜不能寐,而司马师却神色如常,恍若无事。从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司马师更受司马懿欣赏,更得司马懿真传,也比司马昭更耐得住性子。

image.png

  司马师掌权后,司马昭成了二把手,按理说,兄弟二人应该各怀鬼胎,

  司马师会想让谁来继承他的位置呢?肯定是他的儿子,在这种情况下,司马师肯定得防着司马昭,而司马昭,就算不着争夺哥哥的位置,也得想办法自保,如此一来,也就有了矛盾。

  然而司马师没有儿子,只有5个女儿,这么一来兄弟俩也就没什么矛盾,司马昭还将自己的一个儿子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延续香火,司马师除了让司马昭继承位置其实也没啥多余的选择,从司马家的角度说,他的选择是对的。司马昭和他的长子司马炎最终将曹魏取代,建立了晋朝,没有辜负司马懿,司马师的希望。

  而对于司马昭,人们大概太熟悉那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大家总以为他是个把"篡位"写在脸上的,不善长耍手段的政治家。但如同父亲和哥哥一样,这位在政治大染缸里浸染长大的曹魏权臣,其实也是个狠角色。

  这样的角色也不会真的与司马师产生矛盾。

  从司马懿辞世到司马师辞世中间只经过短短四年,当时司马家的地位并不是特别稳定,曹魏存在复辟的可能,司马家可以走向飞黄腾达,也有可能迈向万丈深渊,如果发生内耗,怕是迈向万丈深渊的概率更大,司马家聪明人多,不会让两代人的经营毁于一旦,团结是那时候必须做的事。

  当然,假如司马师有儿子,兄弟俩还会不会这么团结,司马家内部还会不会这么稳定,那就不好说了。假如司马师传位给儿子,即使司马师疼爱弟弟不提防不铲除,他的儿子也未必能容得下能力卓越的叔叔,司马昭也不会任由侄子猜忌而无行动,历史还将改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曹丕登基背后的三大功臣:司马懿、贾诩、吴质谁的影响最深?

      曹丕能够从曹操众多子嗣中脱颖而出,最终登基称帝,离不开三位关键人物的辅佐:司马懿的深谋远虑、贾诩的决胜千里、吴质的奇谋百出。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曹丕..

    曹丕登基背后的三大功臣:司马懿、贾诩、吴质谁的影响最深?
  • 曹丕最应该感谢的人:贾诩、吴质还是司马懿?

      曹丕能够从曹操众多子嗣中脱颖而出,最终登基称帝,离不开三位关键人物的辅佐:贾诩的深谋远虑、吴质的奇谋百出、司马懿的隐忍辅佐。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曹丕..

    曹丕最应该感谢的人:贾诩、吴质还是司马懿?
  • 崤山奇缘:司马懿与胡昭的生死师徒情

      在三国时代的烽火硝烟中,司马懿与胡昭的相识如同一道清流,既有乱世中的生死相依,又有师徒间的智慧传承。这段跨越半生的交情,始于崤山的一次求学,深于一次惊心动..

    崤山奇缘:司马懿与胡昭的生死师徒情
  • 司马懿的暗夜梦魇:揭秘让冢虎颤抖的三位隐形克星

      三国博弈的棋盘上,司马懿与诸葛亮的智谋对决常被后人津津乐道。然而翻开史书细察,这位"冢虎"真正的恐惧,却源自曹魏阵营中三位深谙制衡之道..

    司马懿的暗夜梦魇:揭秘让冢虎颤抖的三位隐形克星
  • 诸葛亮与司马懿:生死之序与寿命长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诸葛亮与司马懿两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然而,这两位智者的生命轨迹却有所不同,..

    诸葛亮与司马懿:生死之序与寿命长短
  • 司马懿与诸葛亮:早年名声差异之探秘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司马懿与诸葛亮无疑是两位最具代表性的战略家与政治家。然而,尽管两人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

    司马懿与诸葛亮:早年名声差异之探秘
  • 司马懿:历史评价为何褒贬不一?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司马懿无疑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作为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曹魏政权乃至西晋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

    司马懿:历史评价为何褒贬不一?
  • 诸葛亮与司马懿:智谋与权谋的巅峰对决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无疑是一个英雄辈出、智谋横行的时代。其中,诸葛亮与司马懿作为蜀汉与曹魏两国的重量级人物,他们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

    诸葛亮与司马懿:智谋与权谋的巅峰对决
  • 诸葛亮逝世后,司马懿为何终生未伐蜀?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智谋对决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在战场上多次交锋,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然..

    诸葛亮逝世后,司马懿为何终生未伐蜀?
  • 司马懿遗言与司马昭篡位之谜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以其英雄辈出、智谋对决而著称。其中,司马懿作为曹魏的重要权臣,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关于他临终前的遗言是否让司马昭篡位的..

    司马懿遗言与司马昭篡位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