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称号为何那么多?谥号、庙号、还有年号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古人为了表示尊重,长辈、皇帝的名字都不能直接称呼,也不能写下来,都需要避讳。比如,你要是生活在汉武帝的时候,张口说“刘彻”,那就麻烦了,这叫“大不敬”,可以给你治罪,处死都不过分。

  那该怎么称呼皇帝呢?

  如果要是在平时,要想称呼当朝的皇帝也容易,天无二日嘛,反正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皇帝,只要称“皇上”、“圣上”、“万岁”、“大家”、“官家”之类的代称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一个皇帝死了以后,这就麻烦了,你还是不能直呼他的名字,因为人家是先皇,辈分更大。

  可是先皇有很多啊,那该怎么称呼刘彻呢?

  这时候古代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在有身份的人去世以后,会由后人给他起一个“谥号”。

  谥号,是对这个人一生行为的盖棺定论

  给一个逝者起什么谥号,是有规定的。比如,汉武帝刘彻在位的时候,曾经几次主动出击,俘虏匈奴贵族,把匈奴赶跑,军事成就很大,所以得了一个谥号“孝武皇帝”。这样,后世之人就可以称刘彻为“汉孝武帝”,因为刘邦以后汉朝皇帝谥号都有“孝”字,后来人们就将孝省去了;再比如,李渊取代了他的老表杨广的江山,如果被世人提起,有点儿怪不好意思的。因此,李渊必须得师出有名,就给杨广安了个“炀”的谥号,炀可不是个什么好字,“炀”字作为谥号,颇有些戏谑的含义,比如违背礼法,远离民众,违反天意,欺压百姓,等等。

  在唐朝之前,皇帝的谥号一般是一到两个字。到了唐朝初期也是这样,比如李世民的谥号,一开始是“文”,因为他开创了“贞观之治”,和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开创“开皇之治”的隋文帝是同一个待遇,这还比较合理的。

image.png

  但从武则天开始,这谥号的风气就变坏了,开始喜欢给先辈的谥号里加字,意思是这人实在是太完美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两个字根本概括不了。李世民的谥号后来字数越来越多,最后变成了“文武大圣大广孝”。到了后面的朝代更是愈演愈烈,不少皇帝有十几个字、二十几个字的超长谥号,这别人就没办法用谥号叫他了。

  谥号被用乱了,但还有另一个称呼可以用,叫作“庙号”

  中国人有祖先崇拜的文化基,所以特别讲究祭祖。古代家、国是一体的,“国”就是皇帝他们家的,所以皇帝祭祖是国家大事。

  普通人祭祖可以在宗族的宗祠里、或者自己家里摆个排位,而皇帝祭祖就必须讲究了,需要在太庙里。太庙里供奉了先皇们的牌位,牌位上写的既不是姓名,也不是谥号,而是单独起的一个称号,就是“庙号”。

image.png

  最开始,能进太庙是一件很难得的事,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资格进太庙。所以汉朝的皇帝有些人是没有庙号的。但是到了唐朝,溜须拍马的风气起来了,不管你在位有什么功绩,只要是个皇帝,人人都可以进太庙,都有庙号,而且庙号都不长,所以在唐和宋这两个朝代,人们都用庙号来称呼皇帝。比如“太宗”是李世民的庙号,我们称他为“唐太宗”、宋太祖就是赵匡胤。

  其实,庙号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因为庙号的花样太少,什么“太宗”啊,“仁宗”啊,历朝历代都有,重复率很高。

  庙号用起来不方便,人们又想了个新办法,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年号是古代纪年的一种方法,秦朝至汉初还没有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了年号。汉武帝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皇帝登基的时候为了表示新皇帝新气象,都要改年号。

  比如汉武帝登基的时候,创年号为“建元”,当年就是“建元元年”,第二年就是“建元二年”,以此类推。前135年(建元六年)八月,“有星孛于东方,长竟天。次年,汉武帝年号将改元为元光。后来汉武帝经常改年号,元朔(前128-前123)、元狩(前122-前117)、元鼎(前116-前111)、元封(前110-前105)、太初(前104-前101)、天汉(前100-前97)、太始(前96-前93)、征和(前92-前89)、后元(前88-前87)、汉后元二年(前87),都是汉武帝用过的年号。

  在明朝之前,很多皇帝都有时不时改年号的习惯,称为“改元”。有时是图吉利,有时就是心血来潮。明、清两朝呢,因为朱元璋带头从一而终,皇帝在位不改年号。这样,朱元璋以后每个皇帝在位时,有且只有一个年号,所以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就方便了。

  在明、清两朝,人们习惯用年号来称呼大部分皇帝。比如我们习惯说的“康熙皇帝”,他的姓是“爱新觉罗”,他的名是“玄烨”,庙号是“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康熙”是他在位时的年号,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人们出于习惯,就用“康熙皇帝”来称呼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