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氏是怎么夺取天下的?曹氏为什么只能眼看司马氏一步步蚕食曹魏?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司马氏是怎么夺取天下的?曹氏为什么只能眼看司马氏一步步蚕食曹魏?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司马懿的生平,大家都比较了解。简单的说,曹丕与其子曹叡都比较短命,于是曹叡死后托孤给司马懿与曹爽,而司马懿最终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于嘉平元年(公元249年)干掉了曹爽,亲手把持了魏国的朝政。

  如果曹丕泉下有知的话,恐怕此时连肠子都要悔青了。正是因为他与曹植的太子之争,才导致日后曹魏对宗室的态度极其苛刻,始终对曹氏宗亲严防死守。因此司马家专权之后,曹爽死后手里没兵也没权的曹氏宗亲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司马家人把持朝政,在谋朝篡位的路上越走越远。

  (司马懿)悉录魏诸王公置于邺,命有司监察,不得交关。——晋书·宣帝纪

  然而篡位这种事,并不是说篡就篡的。你总得讲一个执政合法性不是?曹操能干到魏王,那是因为他接到汉天子的时候汉朝基本上已经成了一个空架子,是曹操在几十年间亲自上阵,尽复天下十三州其中之九的。因此曹氏夺权的时候,大家就算是有不满,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人家确实是有这个实力的。而你司马懿干什么了?装死称病耍阴谋诡计很厉害么?

  所以司马家族把持朝政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清除异己——篡位是不可能篡位的了,十年之内都不要想,但起码让曹魏朝廷上上下下都听我司马家的号令这事还是有戏的。公元251年司马懿死后,他的大儿子司马师成为了司马家族新的掌舵人,开始了对曹魏朝廷的清洗。

  小皇帝曹芳对此当然是十分不满的——曹爽专权的时候,起码还是我们老曹家人在把持朝政,结果赶走了曹爽变成了外姓人把持朝政了!这大汉才亡几天啊?真当我什么都不知道么?

  于是暗中咬牙切齿的小皇帝开始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来实现自己的反攻大业。

  事实证明,在三国这种乱世中,想找一个搞事情的机会,实在是太简单了。

  公元254年,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反攻中原。

image.png

  魏国上下对姜维这种日常性的北伐已经完全习惯了——诸葛亮当年都不行,你就行?谁给你的勇气?梁静茹么?

  因此按照惯例,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被派出去跟姜维作战,出征之前曹芳总是要检阅一下部队、讲两句话鼓舞一下士气的。曹芳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因为司马师跟司马昭两兄弟平时并不待在一起,他俩一个在中央把持朝政,一个在外面执掌兵权,确保鸡蛋不会放在一个篮子里。而这次曹芳则准备借着自己检阅部队的机会,出其不意的干掉司马昭,然后夺取军权,掉头来再干掉司马师。

  完美!

  曹芳觉得自己规划好了所有的环节,然而有一件事,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那就是等到了发难的当口,曹芳自己怂了。

  九月,昭领兵入见,帝幸平乐观以临军过。左右劝帝因昭辞,杀之,勒兵以退大将军;已书诏于前,帝惧,不敢发。——资治通鉴·卷七十六

  然而你布置了这么久,连“天诛国贼”的诏书都写好了,最后怂了难道是打个哈哈开个玩笑就能混过去的么?显然不是啊!因此反应过来的司马师回过头来就把曹芳给废了——这届皇帝不行,咱们换一个。

  昭引兵入城,大将军师乃谋废帝。甲戌,师以皇太后令召群臣会议,以帝荒淫无度,亵近倡优,不可以承天绪;群臣皆莫敢违。乃奏收帝玺绶,归藩于齐。——资治通鉴·卷七十六

  换谁呢?在太后的强烈要求下,换了个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高贵乡公,曹髦。

  司马师对这事是比较满意的——这孩子只有十四岁,十四岁的小孩子,能懂得什么?正好方便自己把持朝政嘛。

  此时的三国再也不是当初那个烽烟满地、豪杰辈出的前三国时代了。什么辕门射戟、什么草船借箭、什么威震中原、什么血战长坂,都随着一众英雄奸雄枭雄的逝世而雨打风吹去了。此时吴国内部日常性忙着撕逼,国力内耗;而蜀国的掌门人是我们熟悉的刘禅,其治理水平毋须多言,大家都懂。只有魏国,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在国力上远远超出两个对手,只不过司马师一直忙着收拾国内剩下的一小撮反革命份子,还没发抽出手来好好教训一下蜀吴两国。

  此时魏国国内的一小撮反革命份子主要依托淮南这个奇葩的地方,不断向司马家族发起叛乱,要求清君侧——张辽、曹仁、曹休、满宠这些昔日的曹魏大将都曾坐镇扬州,淮南人民跟曹氏家族的感情显然十分深厚。因此对司马家族把持朝政、铲除异己的行为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于是从公元251年开始,淮南这边就连续有人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号要讨伐司马懿——司马懿死后变成了讨伐司马师、司马师死后变成了讨伐司马昭,反正都是你们司马家的错就是了。而司马父子对这些人的态度也十分明确:你敢造反,我就敢弄死你,谁怕谁啊。

  不过虽然此时司马家大权在握,但接二连三的叛乱还是让司马懿与司马师劳心费力,于是两次平叛之后,司马懿与司马师先后离世,司马昭成为司马家族的话事人。而觊觎许久的曹髦则大喜过望——司马师死在许昌,而司马昭则赶去探望自己的兄长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啊!

  于是曹髦赶紧下旨,说哎呀,这个咱们刚平叛完,司马师怎么说死就死了呢?可难过死我了,不过幸好还有你司马昭在,这样吧,平叛刚结束地面上还不太平,您受累,在许昌给我照应着点外面成不?什么?司马师当初带出去的那些部队怎么办?那自然是带回洛阳啦!

  这道旨意看上去貌似没什么问题,然而傻子也能想得出大军回到洛阳以后会发生些什么。曹髦年纪虽小,但据说“才同陈思,武类太祖”——就是说曹髦文如曹植,武比曹操,可以说是相当了不得一个人物了。不过到底姜还是老的辣,司马昭身边的幕僚果断指出咱们不能留在许昌!你要是跟队伍分开了,指不定就得出什么事!咱们跟队伍一起回洛阳!

  于是在曹髦绝望的目光中,司马昭带着队伍回到了洛阳。这位小皇帝翻盘的最后一次机会也被残忍的画上了句号。

  舞阳忠武侯司马师疾笃……卫将军昭自洛阳往省师,师令昭总统诸军。辛亥,师卒于许昌。中书侍郎钟会从师典知密事,中诏敕尚书傅嘏,以东南新定,权留卫将军昭屯许昌为内外之援,令嘏率诸军还。会与嘏谋,使嘏表上,辄与昭俱发,还到洛水南屯住。——资治通鉴·卷七十六

  此后司马昭的势力一再膨胀——通过之前的几次平叛,曹氏家族在地方上的死忠与残留势力基本上被解决殆尽,而蜀国与吴国的国力早就被魏国甩在了身后。因此司马昭一次又一次的被加封,他现在只需要一个理由,一个十分充分的理由便可以实施他的篡位大计。

  司马昭的野心曹髦知道,不仅曹髦知道,大魏满朝上下的任何一个人都知道。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而曹髦也变得愈发绝望。终于在公元260年,濒临崩溃的曹髦高呼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带着宫中仅剩的忠于他的侍卫与奴仆向司马昭发起了一次荒诞的自杀式攻击,曹髦甚至没有见到司马昭的面就死在了半路上,用自己的血见证了大魏末代皇族的尊严。

  曹髦死后的司马昭处于一个极度尴尬的位置上,一方面他篡位的条件仍不充分,而另一方面现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要篡位了!煎熬中的司马昭只好在扶持了一个新的傀儡的同时加紧了攻蜀的步伐,终于,公元263年魏国伐蜀成功,司马昭总算获得了他梦寐以求的绝世之功了!

  剩下的事情就相当简单了,公元264年,司马昭被封为晋王,而他的儿子司马炎则在次年自己父亲死后称帝,终结了魏国的国祚。而公元280年,司马炎又灭掉了东吴,统一了天下。

  于是天子知历数有在,乃使太保郑冲奉策曰:“……肆予一人,祗承天序,以敬授尔位,历数实在尔躬。允执其中,天禄永终。於戏!王其钦顺天命。率循训典,底绥四国,用保天休,无替我二皇之弘烈。”帝初以礼让,魏朝公卿何曾、王沈等固请,乃从之。——晋书·帝纪三

  整个三国乱世,终于迎来了他的终结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古文名著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