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为什么会输给朱棣?朱元璋负多少责任?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朱棣在跟随父亲大哥打仗时,也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一天会登上帝位,而命运就是如此神奇,它不仅成功翻盘了,而且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勤于政务,编撰《永乐大典》为中华民族留下许多珍贵文献、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宣扬国威、五次亲征蒙古基本肃清北元残存势力为大明提供了一个安定的外部环境等等,总体来说朱棣是一个有作为的明君,但是他的杀侄上位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诟病,不过要是说来他的造反也是实属无奈,要是有口饭吃,谁想造反阿不是?

image.png

  朱棣造反其实也是在堵,他在堵他的荣华富贵,作为史上最狂的赌徒之一,他凭借着完美的运气和敌人的闪了腰的操作成功登上帝位。下面就让我们来说说朱棣为何能在造反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朱元璋大戮功臣导致靖难之役无人可用

  关于朱元璋为何大杀特杀功臣宿将,在他和太子朱标的一段对话中可以看出来。朱标因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导致一向以宽厚仁慈著称的太子朱标看不下去了,他向朱元章进谏因对功臣宽厚一点,朱元璋听到后沉默良久。

image.png

  后来单独会见了朱标,把一根长满荆棘的藤曼扔给他叫他拿起来,而朱标看这满是刺根本下不去手,而此时朱元璋就来说到,你之所以拿不起这个藤曼,是因为他的身上有刺,如今我把这些刺都给拔了你不就可以拿起来了吗?顿时领悟到了朱元璋的用意,于是不在多言此事,于是朱元璋几乎屠尽了当时的功臣宿将,导致建文帝时期内无良谋,外无良将,很快就被常年戍边的朱棣平推。

  长于深宫,缺乏必要的政治智慧

  朱元璋是这么想的,他不仅在军事上替后代清楚不稳定因素,而且在政治上还设立了内阁来协助子孙后代处理政务,因为他明白他的后代不可能像他一样勤勉。为后代都做好规划的朱元璋有点像一个宠溺孩子的爷爷,自己吃遍天下的苦也要让自己的孙子好好享受,可这样的溺爱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益处,而是让其缺少人生经验,甚至到最后要吃大亏。

  建文帝就是这样的孙子,自幼长于深宫的他,缺乏必要的识人之术,和对时局的把控能力,有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建文帝对于高巍提出的明朝版推恩令,这种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阳谋不置可否,反而深信毫无带兵经验的黄子澄所说:诸王的兵力仅仅够自守,如果敢起兵,王师一至,谁敢抵挡?于是怀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建文帝也想着靠武力削藩树立自己的威信。结果弄得山河破碎,自己也在大火中不知所踪。

  越想两全越不能两全

  建文帝得知朱棣起兵造反后,立即集结大军准备讨伐逆贼,在讨伐前他向全军宣告"无使朕有杀叔之名"这以命令彻底让众将士彻底蒙圈,行军打仗哪有不能杀地方主帅的命令阿,这一命令也坐实了建文帝不识兵旅的骂名,帝国要是交于这人手中,在面对北元时又该如何应对?

image.png

  回归正题,建文帝之所以有着谜之自信发布这条命令其一是对帝国军队的充分信任,他认为以朱棣区区弹丸之地,数千之卒怎么可能和中央政府对抗,其二是他想着两全,既能通过武力削藩提高自己的权威,又能留住四叔的命,好让人知道这是我可以杀他,但是没必要,因为你们就算是造反也不会成功的警示。

  但是没想到朱棣钻了这个空子,朱棣以十余骑近距离探查军情,而政府军却无一人敢张弓射杀之,于是燕王从容引马而走,真是为那些牺牲的士兵感到不值。

  朱棣的成功说他是偶然吧,也对,因为有几次大战眼看就要惨败时,老天总是在帮他的忙,不时偶然吧也对,因为对面建文帝的性格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只能是这样。于是一个靠着天命及对手的各种极限失误和自身努力而登上帝位的千古一帝永乐大帝诞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