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湘军是支怎么样的军队?湘军真的对江浙平民痛下杀手了吗?

时间: 浏览:加载中...

  曾国藩的湘军是支怎么样的军队?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不否认湘军杀了不少人,但远没有题目说的“对江浙平民痛下杀手”的程度。

  有人认为,湘军中许多人从军的目的就是“以命挣钱”,在朝廷拖欠军饷的情况下,对江浙地区老百姓痛下杀手,目的就是“抢钱,抢女人”。

image.png

  (湘军)

  湘军是一支独特的部队,是一支以宗族关系为基础,以曾国藩的巨大号召力建立起来的一支武装,有私人军队的性质。曾国藩就是湘军的灵魂。

  湘军内部是一种家长式的管理制度。在创建之初,曾国藩是以“不要钱、不怕死”的六字标准来组建的。曾国藩本人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他一直坚持用道德完善人,一生历尽艰难而不改初衷。梁启超评价他:“惟以天性之极纯厚也,故虽行破坏焉可也;惟以修行之极谨严也,故其用权变焉可也”,正是曾国藩一生道德写照。

  曾国藩对湘军将领说过:“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名利”,这是湘军为什么成为当时战斗力数一数二的部队的原因。

image.png

  (战斗中的湘军)

  相比这下,湘军的纪律是比较好的。每个湘军士兵都被灌输了“忠君救民”的思想,士兵们被要求“慎语言,敬尊长”,曾国藩想通过“仁”来影响湘军。在湘军成立之初,他每逢三号和八号,都要集合部队,“反复开说至千百语”,告诫手下将领“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建立一支以“忠义之气为主”的部队。

  曾国藩墓旁的神道碑上,刻着曾国藩治军心得:“谋定而后动,折而不挠,重如山岳。诸将化之,虽离公远去,皆遵守约束不变”,可见湘军一直是讲究纪律的部队。

  曾国藩在晚清手握重兵,但他并不是军阀,他是个有理想的读书人。他的湘军,是绝对服从命令的,包括服从需要清政府的命令。虽然曾国藩是“湘军之父”,但他并没有把这支部队当做自己的政治筹码。

image.png

  (曾国藩)

  有观点认为,清政府大量拖欠湘军军饷,引起湘军的不满,所以大肆抢掠,杀人如麻。其实湘军有着自己的筹饷的办法。除了老百姓自愿的劝捐和一些省份的协饷之外,收取的商人的“厘金”是湘军最重要的军饷来源。咸丰十年,曾国藩在长沙兴办“东征筹饷局”,后来又加入了江西的牙厘和广东的粤厘,承担了湘军大部分的军费。

  虽然湘军属于地方武装,不能由中央直接拨付地丁税赋,但从1861年曾国藩切制东南时起,地丁赋就成了协饷的一部分,援助湘军的军费。我们不能否认,这些措施没有完全解决湘军的军饷,但是并不像某些资料上说的那样严重。胡林翼拖欠湘军军饷半年多,总数十几万两,这是事实,但胡林翼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image.png

  (最后的太平军)

  为了避免误会,我再次重申,湘军在南京是杀了很多平民,但说他们对江浙一带老百姓痛下杀手,则言过其实。

  南京城破之时,总人口不过三万,其中还有一万多太平军。这些太平军不愿意投降,抵抗到底,湘军是肯定要予以剿灭的,这是他们的任务,并不算杀戮。而太平军与平民相杂在一起,有不少平民也拿起武器,这时他们的平民身份就变了,不再是平民了,而是战士。所以,剿灭这些拿着武器的平民,不算是杀戮。这是战争的规则,也是人们公认的道理。

  即使这样,南京城破后,平民并没有杀光。当湘军带着战利品装船时,还有很多南京居民围观,甚至出现偷窃的市民。这充分说明,就是太平军的老巢南京,也没有大规模屠城,至少没有有些人说的那样,见人就杀,南京的人老百姓都杀光了。

image.png

  (天京失陷)

  南京如此,江浙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说了。太平军经营江浙多年,有不少追随者,湘军也好,淮军也罢,对这些人肯定是要镇压的。

  湘军在南京是抢了不少东西,就连曾国藩都怀疑弟弟曾国荃发了大财。连湘军的文官、幕僚都参加了抢劫,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祸害南京和江浙地区老百姓的罪魁祸首不是湘军,而是太平军。这是史学界的公论。太平军杀人如麻,是无法洗白的历史事实。

  最后,为了避免被口水淹死,我再次重申:湘军是杀了不少人,有太平军也有老百姓,但数量绝对没有达到“对江浙平民痛下杀手”的良莠不分的地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文史百科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