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宪和戚继光都是抗倭名将 为什么他的名气没有戚继光大呢

时间: 浏览:加载中...

  还不知道:为什么胡宗宪的名气远不如戚继光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大家都知道,戚继光是一代抗倭名将。而另一个抗倭名将胡宗宪,抗倭的功劳比戚继光大,名气却远不如戚继光,甚至很少有人提到他。原因在哪里呢?

image.png

  胡宗宪剧照

  先来看看两人抗倭的成绩。

  胡宗宪和戚继光都是安徽人。和戚继光出身于军人世家不同,胡宗宪则是进士,到浙江任巡抚,开始抗倭。他虽然是文人,但性格豪爽,深得将士拥戴。他抗倭的时候,是倭寇最为猖獗的时期,常常几百个倭寇就把数万明军击溃,当地百姓都被吓破了胆。胡宗宪使用计谋,招降倭寇,让他们自相残杀,大大打击了倭寇。后来,因为遭人弹劾,被逮入狱。胡宗宪在狱中服毒自杀,时年55岁。

image.png

  戚继光剧照

  戚继光比胡宗宪小16岁,在胡宗宪麾下干了很长一段时间。抗倭初期经常打败仗,后来被胡宗宪派到浙西招募一批敢死之士,训练成了戚家军,才开始反败为胜。戚继光发威的时候,倭患已经到了后期扫尾阶段,比胡宗宪时候规模小了不少,所以相对容易些。后来,戚继光又被调到蓟门,保卫北疆16年没受侵扰。之后,因遭人弹劾被罢官,在万历十五年抑郁而死,时年60岁。

image.png

  胡宗宪剧照

  当时,胡宗宪是南直隶、浙江、江西、福建总督,抗倭总指挥;戚继光是抗倭大将,在胡宗宪指挥下冲锋陷阵。所以胡宗宪的功劳更大一下。

  但结果却完全不同。

image.png

  严嵩剧照

  胡宗宪生在嘉靖时期,当时的首辅大学士是严嵩,负责督军的是赵文华。胡宗宪为了使抗倭顺利进行,争取经费,赢得北京的支持,给严嵩和赵文华都送了很多贿赂。给皇帝,自然更少不了孝敬。他给嘉靖皇帝送了一只白鹿,说是祥瑞,笃信道教的嘉靖龙颜大悦,赐了不少钱币;后来,胡宗宪又送了两只白龟,嘉靖更是高兴,给他加官晋爵。在胡宗宪幕府当幕僚的文人徐渭、茅坤、沈明臣等,都大肆为胡宗宪鼓吹。徐渭专门写了一篇《献白鹿表》,词句华丽,让人倒胃。胡宗宪的这些行为,也遭到了当时和后来文士的大肆批评。

image.png

  奸臣严嵩

  嘉靖四十一年,严嵩倒台后,胡宗宪随之遭到弹劾,被捕入狱。嘉靖认为他抗倭有功,释放出来,让他免职闲住;之后胡宗宪又被弹劾勾结奸臣严嵩父子,重新入狱,直到自尽。

  戚继光与他相比,则幸运得多。他比胡宗宪小了近20岁,严嵩很快倒台,继任的徐阶、高拱、张居正对戚继光都很支持。尤其是张居正,和戚继光关系非常好。只要有和戚继光为难的人,张居正立即出面,把挑事的人调离,而且之后的几任总督如谭纶、梁梦龙等和戚继光关系融洽,从不掣肘。这让戚继光很是得心应手。

image.png

  戚家军

  为什么这些人能这么心甘情愿支持戚继光呢?并非因为他们爱惜人才,为国考虑。而是戚继光和胡宗宪一样做了不少功课。他向这些人大肆行贿,争取支持。更不堪的是,据《万历野获编》记载,戚继光给张居正写信,都是自称“门下走狗”,还经常给张居正送壮阳药海狗肾,张居正很是高兴,吃多了,就浑身燥热,冬天不戴帽子也满头大汗,50多岁了还纳妾逛窑子。最终58岁就死了。

image.png

  张居正

  巴结、行贿上级是官场的风气。胡宗宪、戚继光要想得到支持、减少掣肘必然要给掌权的人送礼。这是传统,也无可厚非。只是胡宗宪的时代,他只能结交严嵩,而戚继光则幸运地遇到了张居正。严嵩翻不了身,结交他的胡宗宪也被视为奸臣,抹去了他的一切功劳;只要一提到他,便被认为是严嵩走狗,导致他的名声非常坏。戚继光依靠的张居正虽然也受到弹劾,但形象还比较好,所以戚继光的光辉形象也就传承到现在了。

image.png

  倭寇

  胡宗宪入狱和死后,他的幕僚们写了不少歌颂他抗倭成绩的文章,为他诉冤,悼念他。只是因为严嵩死敌徐阶在位,不予理睬。但胡宗宪的功绩还是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给他建了生祠。后来,官方也承认了胡宗宪,恢复了他的官衔,并赐厚葬,给他追加了谥号“襄懋”。

image.png

  严嵩剧照

  尽管如此,胡宗宪的名声依然没有得到恢复,也是令人痛心的。小编觉得,我们应该正确评价古人,不能因为他站错了队,就否定一切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