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凶险的一场败仗 险丧命却打出了名声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大军事家曹操一生亲自打的败仗应该不是很多,赤壁之战是个典型,但在赤壁之战之前的好几年,曹操也打过一次大败战,当时战马都死了,可见是相当危险的,不过跟后来的赤壁不同的是此战虽然败了,但曹操也收获颇丰。

  坐骑受了伤,把曹操掀下马来。两个伏兵一齐跳出,捉住了曹操。

1.jpg

网络配图

  身经百战而不败,这似乎只能出现在小说里。历史上,堪称大军事家的曹操也曾被名不见经传的徐荣胜过一阵,就在荥阳。这场战斗之前,“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这场黄巾讨伐战历时数月,给了曹操充分的锻炼机会。而此战之后,在对青州黄巾军的战斗中“数开示降路;遂设奇伏,昼夜会战,战辄禽获。”完全不似新手。如果说几个月的战斗都没让曹操积累经验的话,何以只经一场败仗就能迅速成长?既然曹操不弱,那么是徐荣太强?可徐荣虽为董卓爱将,却除此仗外并无其它闪光的事迹。还是让我们先看看三国志上的记载吧。

  三国志武帝纪:(曹操)遂引兵西,将据成皋。邈遣将卫兹分兵随太祖。到荥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从弟洪以马与太祖,得夜遁去。荣见太祖所将兵少,力战尽日,谓酸枣未易攻也,亦引兵还。

  先看看曹操此行的目的:是去追击董卓了吗?非也!此时董卓只是“徙天子都长安”,而自己却“留屯洛阳”。曹操虽然建议大家一起去进攻,却从来没想过用自己这点人去和董卓硬碰,那是找死。因为从后来的李郭之乱来看,光西凉军就有10余万,在加上收买的数万并州军,董卓总兵力接近20万。而曹操呢,“陈留孝廉卫兹以家财资太祖,使起兵,众有五千人。”再加上“邈遣将卫兹分兵随太祖”,算来算去赞助商只有卫兹一人,兵不过数千。所以曹操没有直袭洛阳,而是“将据成皋”。此举目的,曹操后来说了:“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抢占战略要地,“勿与战,益为疑兵”,这是才曹操的目的,而遇上徐荣,应该是个意外。因为是“遇”上,而没说曹操去主动招惹他的。

2.jpg

网络配图

  同演义不同,三国志上从未提徐荣是什么荥阳太守。而他曾经推荐公孙度以“玄菟小吏”的出身,以被免职后的白身,一跃成为辽东太守,可见他是董卓身边的红人。那他为何会出现在荥阳呢?让我们看看他的目的:荥阳之战后,徐荣“谓酸枣未易攻也,亦引兵还。”不难推测,徐荣原是想打酸枣的。不要奇怪,董卓派别将主动出击是有过先例的,例如他就曾派胡珍引兵数万打过孙坚。转回话题,此时酸枣有刘岱、张邈、桥瑁、袁遗四路诸侯,“诸军兵十馀万”,然而却“日置酒高会”,正是进攻的好时候。守方有兵十几万,作为进攻方的徐荣,兵力自然也少不了,即使董卓军自持西凉兵强,好歹也要带个数万。

  这样,数千对数万,而且还是遭遇战,什么诱敌、埋伏、偷袭等战术也没时间实施了,面对这样恶劣的情况,即使是曹操也无计可施。然而在紧急关头,曹操并没有被数倍甚至是十数倍于己的敌人吓垮,转身就逃,如果那样的话,反而更容易被抓住。曹操作出了正确的抉择:顽强抵抗!于是,“力战尽日”,“死伤甚多”。能如此坚持,曹操这点兵的素质还是很高的。总之是撑住了,直到天黑。曹操没有继续耗下去,而是又作出了正确的抉择,准备“夜遁”。撤退并不是很顺利,曹操负伤,马也死了,于是才有了曹洪让马的这一幕,并留下了“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的感人之言(语见曹洪传)。在部下的努力下,曹操最终是逃脱了。

  反观曹操的对手徐荣,表现只能是不过不失。虽然他没有废物到让曹操反败为胜,但他也没能利用自己的兵力优势全歼对方,以免给酸枣守军报信。没逮到曹操也就罢了,曹军主要将领似乎也一人未失。而战后心怯而撤,也不能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501225148.jpg@100q.jpg

网络配图

  荥阳之战,曹操败了。然而从战术上讲,曹操在不利的条件下,做出了正确的抉择,无过无失,虽败尤荣。从战略上,虽然折了兵,又负了伤,但换得的名声是无法估量的。败回后不久,“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与兵四千馀人”,就略微回了本。而后,“信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太祖领兗州牧”,以及再往后的大量人才来投。在人们心目中,曹操能从众多诸侯中脱颖而出,应是从此战而起。总之,这场仗挨了打也值了。

  时人总爱把战争的胜败全归结到将领身上,然而决定战争胜败因素很多。有时即使是曹操这样的军事家也不能决定战斗的胜败,荥阳之战就是个例子。明白了这点,我想就不会有人用谁打败了谁,谁就比谁厉害的简单公式去套历史人物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野史秘闻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曹操最出名的三句诗:悲凉与豪情并存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曹操以其雄浑壮阔、慷慨悲凉的诗歌风格独树一帜。他的诗作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更深刻反映了他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今天,..

    曹操最出名的三句诗:悲凉与豪情并存
  • 曹操最信赖的将领:非他莫属,张辽徐晃亦难及

      在三国纷争的年代,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其麾下猛将如云,智勇双全之士辈出。张辽、徐晃等名将,皆以勇猛善战、智谋过人著称,为曹操的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曹..

    曹操最信赖的将领:非他莫属,张辽徐晃亦难及
  • 曹操最有名的诗句探秘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曹操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文学造诣而著称。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曹操的诗歌作品不仅反映了汉末社会的动荡与变迁,更展现了他豪迈..

    曹操最有名的诗句探秘
  • 曹操最惧怕蜀汉的谋士是谁 不是诸葛亮而是此人

      你真的了解曹操害怕之人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了解三国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作为其中最有名的奸雄..

    曹操最惧怕蜀汉的谋士是谁 不是诸葛亮而是此人
  • 曹操最喜欢的儿子曹冲死后,为何给他举办了冥婚?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冲,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曹植生于公元192年,曹冲生于公元196年,两人只相差4岁。曹植和曹冲的最大优点就在于他们的才华,以..

    曹操最喜欢的儿子曹冲死后,为何给他举办了冥婚?
  • 许攸作为曹操看重的谋士 曹操最后为什么还要杀他

      很多人都不了解许攸和曹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在自己所写的《短歌行》中表示,自己愿意像..

    许攸作为曹操看重的谋士 曹操最后为什么还要杀他
  • 在五子良将当中,曹操最信任的人是谁?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众所周知,曹操识人用人的本领,是非常高明的。曹操对于人才的重视,也让曹魏集团中,出现了人才济..

    在五子良将当中,曹操最信任的人是谁?
  • 曹操最终是因为哪些原因在官渡之战中战胜了强大的袁绍?

      官渡之战,袁绍兵强马壮,拥兵数十万 ,而相比之下曹操显得“寒酸”多了,无论兵马还是形势都相差堪远。而曹操最终之所以"以弱胜强"战胜..

    曹操最终是因为哪些原因在官渡之战中战胜了强大的袁绍?
  • 曹操最杰出的儿子是他!可惜被曹操害死

      曹操一生共有25个儿子,许多儿子都不被人知,在《三国演义》的熏陶下,我们所熟悉的有曹丕、曹植、曹彰、曹冲等几人,最终曹丕继承了他的基业,他这些儿子中只有一..

    曹操最杰出的儿子是他!可惜被曹操害死
  • 蔡文姬身后的六个男人魅力四射 妻子曹操最真诚

      蔡文姬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才女,可惜命途多舛,早年是大家闺秀,在父亲的庇护下生活。历史上影响蔡文姬的男人共有六人:  其一,给了蔡文姬生命和文学修养的男人  ..

    蔡文姬身后的六个男人魅力四射 妻子曹操最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