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既然如此的赏识廖立 为何最后还将他贬为庶民呢

时间: 浏览:加载中...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何将廖立变为庶民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诸葛亮在战场有他自己非凡的一面,他的计谋和谋略都让我们惊叹不已,而在管理这方面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他在这方面会不会和在战场上一样让人佩服。

  总算顺利地过去了。这一年,留在成都主持丞相府后方日常工作的张裔因病去世,自五年前来到汉中,诸葛亮一直没有回过成都,但成都方面的一切事务都井井有条,尤其在向前线提供后援保障方面,更是不遗余力,这一一切,都有张裔的一份贡献。张裔性格不好,与人经常合不来,诸葛亮曾写信提醒和批评过他。张裔对诸葛亮极为尊重推崇,他曾经说:“丞相颁发赏赐,再远的人也不会遗漏。执行惩罚,再近的人也不会袒护,没有功劳的得不到爵位,再有权势的该受刑罚也免不掉,这就是不论有能力还是没能力的人都忘我工作的原因。”

image.png

  诸葛亮北驻汉中期间,张裔曾北赴汉中向诸葛亮汇报工作,送行的人多达数百,车辆拥挤于道路,张裔给关系亲近的人写信,开玩笑说:“最近要上路,昼夜都在接待宾客,不得安宁休息,人们尊敬的是丞相府长史,而那个叫张裔的男人依附在这个职务上,累得半死。”张裔死后,诸葛亮让他的儿子张笔继承他的爵位,张笔后来历任郡太守、监军等职。在张裔之前,诸葛亮留在成都的另位左膀右臂杨洪也去世了。杨洪多次担任蜀郡太守,治理蜀汉第一大郡,成绩很突出。

image.png

  诸葛亮曾说过:“我的心就像一杆秤,不能因人改变赏功罚过的标准。”诸葛亮此时已46岁,按照曹操当年的说法,这个年龄已开始步人暮年了。整日为国事操劳,一刻也不得停息,他的身体也每况愈下。加之人在战场,随时可能有意外,所以诸葛亮特别留心对未来接班人选的培养。之前的马良向朗、张裔、杨洪都是他看好的人,但他们都不在了,诸葛亮越来越多地把目标锁定在蒋琬身上。但是蒋琬的资历较浅,这是一个不足。当时比蒋琬资历高的人大有人在,自荆州起就追随刘备的廖立就是其中一个。刘备素来赏识廖立,廖立不到30岁时就被提拔为长沙郡太守,论年龄和当时跟诸葛亮都不差上下。刘备汉中称王,特意提拔廖立为侍中,后主述位后,他改任长水校尉。

image.png

  廖立一向自视很高,认为自己的名气和才能应当之无愧为诸葛亮第二,就连李严他也没有放在话下,但他只有一个长水校尉的职务,所以心里很不痛快。就这件事,廖立曾当面质问过诸葛亮:“我应该名列于那些将军之中,为什么不表我为九卿,而让我当校尉?”廖立觉得自己是刘备当年的旧人,和别人不太一样,所以敢这么说。诸葛亮也算给他面子,耐心地解释道:“任命将军是要经过严格考核的,至于九卿,李严现在都还不是,你现在还是适合做校尉。”廖立不服气,怀恨在心。

image.png

  有人也会为廖立鸣不平,认为诸葛亮未必做到了公正,按照廖立的资历,又是刘备生前欣赏的人,长水校尉确实太低了。但其实,诸葛亮对廖立的安排另有隐情。关羽镇守荆州期间,廖立担任长沙郡太守,孙权偷袭荆州,廖立丢下城池逃命,一个人回来投奔刘备,这是临阵脱逃的行为,按律当治罪,但刘备是很感性的人,尤其对自己的老部下,他没有治廖立的罪,仍然予以任用。诸葛亮认为,廖立的行为难以服众,如果对他委以重任,那些浴血奋战的人一定不服,所以只安排他当长水校尉,廖立应该多自我反省,找到自身的问题,找机会再建功立业,拿功劳说话,而不是发牢骚。

image.png

  廖立不仅对自己的事不满,而且还议论其他人,挑拨是非。一次,蒋琬和丞相府里一个叫李邵的人去看廖立,廖立对他们说:“过去先主不去攻夺汉中,反而先与孙吴争锋去取荆州南面的三郡,后来怎么样,这三个郡还是落人孙吴之手,让大家徒劳一场,无功而还。后来汉中也没有拿下,反让夏侯渊、张部深人到巴郡,益州几乎沦丧。最后再进兵汉中,又让关羽身死,刘封又丢掉一方。这些,都是关羽自恃勇猛、治军无方、随心所欲、一味蛮干造成的。“向朗、文恭这些人,凡夫俗子罢了。文恭当治中从事,毫无控制能力;向朗过去吹捧马良兄弟,把他们比为圣人,现在当长史,做事素来没主见,随大流。

image.png

  还有中郎郭演长,只能跟随他们,办不了大事,竟然也能当上中郎?“现在真是弱世啊,让他们这三个人担当重任,这是不行的。还有一个王连,也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俗人,任意制定一些办法搜刮老百姓,让百姓穷困不堪,造成今天这个局面。”廖立一口气点评了五个人,关羽、向朗、文恭、郭演长和王连。文恭是益州本地出身的学者,诸葛亮之前写给杜微的信中曾提到过他,认为他是当代名儒。郭演长是郭攸之的别名,诸葛亮认为他和董允、费祎等人并列,都是可以重用和信赖的人。不说关羽,其他几个都是诸葛亮所倚重的人。

  在廖立眼里不是人品不行就是能力平平,反正都看不上眼,言下之意,是诸葛亮用人很成问题。李邵和蒋琬向诸葛亮汇报了廖立的话,诸葛亮觉得事态严重。北伐大业在前,不容有人制造混乱,结合之前廖立的种种言行,诸葛亮果断上表后主,把廖立贬黜为平民,流放到汶山郡。

  诸葛亮他的心里有一杆“秤”,做事情有自己的原则,并不会因为一件事就否定一个人,他的公平和公正让人心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杜预与诸葛亮:不同时代下的卓越之才

      在历史长河中,杜预与诸葛亮皆是各自时代的杰出人物,他们以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贡献在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由于所处时代背景、面临的任务以及所擅..

    杜预与诸葛亮:不同时代下的卓越之才
  •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斩马谡的事件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转折点。这一决策不仅直接导致了蜀汉北伐战略的受挫,也引发了后世对于诸葛亮用人、决策以及军纪执行等..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千古佳话。那么,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到底有多强?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智..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在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下,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厚的谋略,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军事家与政治家。然而,他多次北伐曹魏却以失败告终,这不禁让人发问..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为了蜀汉的顶梁柱,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相”。然而,在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的征途中,并非一帆..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传奇人物。他提出的“三分天下”策略,更是被后世视为经典中的经典。然而,令人意想不..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
  • 诸葛亮的老家探秘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才智和无私的奉献而名垂青史。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发明家、文学家。那么..

    诸葛亮的老家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