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能吃的状元 扛着36个馒头走进考场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在清朝科举史上,有一位大名鼎鼎的“饽饽状元”。你要提起他的名字李蟠,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你要说“饽饽状元”,就肯定会“噢”声一片了。这位“饽饽状元”的绰号是怎么来的呢?自然跟他考状元有关。

  现在的高考一场都是两到三个小时,早上吃完饭,考完了再出来吃午饭,一点不耽误,但古代的科举一考就是一整天,吃饭都得在里面吃,考生们进场除了带笔墨,还得带干粮。家里条件好的带点面包、牛奶之类的,条件差点的就带点馒头、咸菜,李蟠同学就属于家里条件特别差的,带的是馒头,也就是北方的大饽饽。这本来不应该成为新闻,但因为他带的数量,让他一下子成了新闻人物。那么,他带了多少馒头呢?36个!

0366e7a206d1220bb2a8521eadce80ec.jpg

网络配图

  现在一个拳头大小的馒头,女同学一般吃一个,男同学吃两个就够了,要是能吃上四个,在公司基本上就是新闻人物了,要是再加到六个、八个,那绝对就能上报纸了,再超过十个,天啊,各大网站绝对传疯了!所以,当李蟠同学扛着36个大馒头进入考场的时候,那效果是多么地震撼,连特效都省了。

  李蟠同学吃起馒头来豪情万丈,但写起文章来却没那么痛快,等考试时间都结束了,考官们都来收卷子了,李蟠还刚刚写了一半呢。怎么办?李蟠急得满头大汗,哀求考官说:“麻烦再通融一下吧,俺家从小就穷,这次来赶考连家里的锅都卖了,这辈子能不能翻身,就靠这一次了,千万希望考官大人开开恩!”

  其实考官们早就被他的36个馒头感动了,此时再看看他那个可怜样儿,主考官就吩咐保安给他拿了几根蜡烛,让他继续写。李蟠这才放下心来,一边啃着馒头,一点继续答题。一直到四更天,终于答完了,那36个馒头也全都不见了。

  成绩出来后,李蟠考得不错,名列探花,状元是姜宸英,浙江慈溪人。主考官就按这个名次上报给了康熙。

  康熙也听说了36个馒头的光荣事迹,感慨道:“难得贫寒之士也有如此为国效力的决心,为了给天下贫寒读书人一个榜样,就把他列为状元吧!”于是,36个大馒头铺就了李蟠的状元路,也因此让他得了个“饽饽状元”的绰号。

  再说姜宸英同学,本来到手的状元,却被36个馒头抢了风头,自然很郁闷,就写了首诗讽刺李蟠:“望重彭城郡,名高进士科。仪容好绛勃,刀笔似萧何。木下还生子,虫边更出番。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

  姜宸英跟李状元虽然有点不合,但两个人的命运却连在了一起,成了一对陪你哭陪你笑陪你一起坐大牢的好哥们儿。

timg.jpg

网络配图

  两年后,李状元跟姜宸英一起担任顺天乡试的主考官和副考官,不料,考试结束后,有人举报他们俩收受贿赂,录取了很多权贵家的孩子。俗话说“人在官场混,哪能没政敌”,这些权贵的政敌们一看机会来了,也纷纷加入了进来,闹得越来越大,把康熙都惊动了。

  那么,这两个人到底有没有徇私舞弊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再考一次就行了。于是,康熙下令,所有考生再重新考一次。结果,重考的情况跟上次基本差不多,李状元和姜宸英的罪名成功洗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届举人当中,后来有三个人高居宰相,八个人官至尚书,可见这一届水平之高。

  真相大白,李状元和姜宸英也该松口气了,却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孔尚任大家都知道吧?写《桃花扇》那位,可能是这件事激发了孔大作家的创作灵感,就添油加醋地写了一部《通天榜传奇》,当然为了撇清关系,还在后面加了句“本剧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可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管你加不加“纯属虚构”,大家一看就知道是说的什么事儿。于是,刚刚平息的传闻又被炒了起来。康熙一看,这还了得吗?虽然我知道你们是清白的,但你们的名声已经臭了啊,以后在老百姓面前还怎么拿得出手?算了,都给我去大牢里反省反省吧!

u=2631534929,2382570563&fm=23&gp=0.jpg

网络配图

  于是,李状元和姜宸英被双双打入了大牢。姜宸英已七十多岁高龄,哪能经得起这么折腾,没多长时间就死在了大牢里,李状元也被发配到了边疆,“永不叙用”。

  至于那位“纯属虚构”的孔大作家,康熙也没放过他,要不是你小子瞎写什么剧,那事儿不早就没人提了吗?既然这么爱写剧,官就别当了,回家专门写去吧!于是,孔尚任也被革职,回家当起了职业剧作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野史秘闻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三国机密》中的郭祭酒与真实历史上的郭嘉

      在热播电视剧《三国机密》中,郭祭酒这一角色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洞察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这位郭祭酒究竟是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郭嘉呢?真实的郭..

    《三国机密》中的郭祭酒与真实历史上的郭嘉
  • 历史上年龄最小的丞相:甘罗的传奇人生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和谋士,而甘罗,这位年仅12岁便被封为丞相的少年,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他的故事不仅令人惊叹,更成为了..

    历史上年龄最小的丞相:甘罗的传奇人生
  • 历史上的白马银枪三名将,赵云竟屈居第二!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英勇善战的名将。其中,有三位以白马银枪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不仅是战场上的骁勇之士,更是后世传颂的英雄楷模。然而,在这三..

    历史上的白马银枪三名将,赵云竟屈居第二!
  • 中国历史上最残暴的皇帝盘点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众多杰出的帝王,他们或以文治武功著称,或以仁爱治国闻名。然而,也有那么一些皇帝,他们的残暴行径令人发指,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

    中国历史上最残暴的皇帝盘点
  • 历史上的刘备:仁德之君与传奇帝王的双面人生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刘备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传奇的经历,成为了三国时期备受瞩目的人物。他从一个织席贩履的草根,逐步成长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

    历史上的刘备:仁德之君与传奇帝王的双面人生
  • 盘点历史上极具才华的奸臣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众多权倾一时的人物,其中不乏一些被后世唾弃的奸臣。然而,在奸诈与权谋的背后,这些人物往往也具备令人瞩目的才华。本文将盘点几位..

    盘点历史上极具才华的奸臣
  • 揭秘历史上王娡:从农妇到皇后的传奇之路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许多传奇女性,而西汉时期的王娡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她从一个普通的农妇,一步步走上皇后之位,甚至生下了千古一帝汉武帝刘彻。那么..

    揭秘历史上王娡:从农妇到皇后的传奇之路
  • 真实历史上,包拯后代的探寻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包拯以其公正无私、铁面无私的形象深入人心,被誉为“包青天”。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然而,关于包拯是否有后代的..

    真实历史上,包拯后代的探寻
  • 历史上最强的拳王之争:谁才是真正的传奇?

      在拳击这项充满力量与技巧的运动中,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拳王。他们各自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非凡的成就,在拳坛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然而,当谈及“历史上最强..

    历史上最强的拳王之争:谁才是真正的传奇?
  • 人类历史上无情帝王的争议之选:多维度审视古代暴君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帝王的形象往往与权力、荣耀和残酷紧密相连。关于“人类历史上最无情的帝王”这一称号,历史上存在多位备受争议的统治者,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

    人类历史上无情帝王的争议之选:多维度审视古代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