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朱元璋后代今何在?改名换姓聚居在此村庄
一个朝代的更替必然引来战乱纷争,人人求得自保,皇亲国戚也难幸免于难。那么明朝灭亡后,朱元璋后代又去了哪里呢?据说一部分没有逃过兵荒马乱,而另一部分为了延续..
还不知道:朱瞻基为什么让宦官读书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宣宗朱瞻基是明朝贤明的君主之一,与他的父亲仁宗共同开创了举世闻名的仁宣之治。明帝国也在他们父子的手中走向顶峰,很多人说物极必反,多少有些唯心主义,但事实往往就是这样。
英明的朱瞻基发布了很多命令,其中一条就是教授宦官学习知识,正是这一政策,让之后的明帝国蒙受巨大损失。宰相的废除是皇帝下的命令,内阁是皇帝设立的,锦衣卫是皇帝设置的,宦官同样是皇帝赋予的权力。
史料记载“后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宣宗在皇宫设置了内书堂,其作用是教授宦官学识,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成为一种制度。那么明宣宗为何要教这些宦官读书,这其中隐藏了怎样的目的?
图1 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即明宣宗
一、宦官是唯一可以启用的力量
从朱瞻基的执政表现看,他是一位相对宽厚仁慈的君主,就是这样一位皇帝,仍逃不了言官的指责甚至谩骂。明宣宗也被人诟病为蛐蛐皇帝,这斗个蛐蛐虽然称不上高雅,也不应上纲上线吧。
作为一国最高领导人,有点自己的爱好也很正常。难道古代皇帝就必须按照圣贤指引的道路走,那只不过是士大夫的一厢情愿罢了。朱明王朝可并非宋朝君臣共治,从朱元璋的暴行开始就已经把士大夫得罪光了。
作为言官或者内阁成员,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监督皇帝,由于朱瞻基的仁厚,以至于那些大臣们更加肆无忌惮。重文轻武是明朝的习惯,而不受制约的文官则会坏了大事。为了确保皇权的绝对唯一,朱瞻基决定启用要借助另一批人的力量,这就是宦官。
图2 明朝太监们所佩戴的三山帽
在朱瞻基做太子的时候,就只有宦官陪伴左右,这些宦官对他很好,并且言听计从,对于朱瞻基来讲,这些宦官就好似家人一般。面对大臣的步步紧逼,朱瞻基左右四望,眼前的就只有听话的宦官。
虽然朱瞻基很清楚启用宦官的危害,也清楚为什么太祖禁止宦官干政,但对比那些士大夫,他更相信官宦,于是朱瞻基迈出了第一步,教授宦官读书。一个学富五车的罪犯,自然比一个文盲强盗可怕得多。
一群学识渊博的宦官能造成什么危害?轻者扰乱朝纲,重者祸国殃民。不过当时的朱瞻基可能没有考虑这么多,毕竟他也不能预测未来。
图3 朱元璋(1328年—1398年)
二、为了制衡文官力量
在洪武年间,朱元璋作为最高统治者,他干掉了丞相制度,作为交换,他必须每天忙碌到深夜。因为没人帮他处理政务,权力全部集中在他一人身上。朱元璋出身平民,不怕苦不怕累,勤劳程度超越所有明代的皇帝,但他也不是超人,一国需要处理政务数量是巨大的。
所以朱元璋设置了殿阁大学士,史料记载“十一月戊午,置殿阁大学士,以邵质、吴伯宗、宋讷、吴沉为之。”这就是内阁的前身,然而朱元璋设置这些内阁大学士,只是处理政务的参谋人员,还没有之后的票拟的权力。
到了永乐年间,朱棣正式设立的内阁,朱棣他勤奋的程度显然不能跟他父亲相提并论,必须有人来帮助,但朱棣皇位来之不易,自然对内阁权力严加控制。随着时代的发展,皇帝的勤奋程度越来越差,权力就下放得越来越多。
宣宗上台后,更懒了,而且国家大事也实在太多,所以他再次赋予了内阁大臣票拟的权力,各地的奏折在上奏皇帝之前,内阁大臣需要在奏折上用纸条标写上意见、建议,让皇帝最后修改确定。这无疑把军国大事的一部分权力给了内阁,所以内阁成为国家的核心枢纽。
图4 明朝中央集权制
白驹过隙,随着内阁权力过大,宣宗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论什么朝代,一方势力过强必定会出问题的。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皇帝就经常被大臣废立,而他朱瞻基必须要保住老朱家的天下。所以他需要另一批人制约文官的权力。
奏折的票拟权在内阁大臣手中,批红权在皇帝手中,这些司礼监的宦官们,经过的系统的教育,肚子里也有了墨水,在皇帝的授意下,开始帮助皇帝行使批红的权力。这一制度赋予了司礼监过大的权力,好在宣宗皇帝监管严格,才没有出现什么乱子。
不过到了后期,宦官开始肆意使用这些权力,皇帝则变得更加懒惰,以至于出现如王振、刘瑾、魏忠贤等权倾朝野的宦官。
图5 魏忠贤(1568年-1627年)
三、皇帝的精力有限,需要有人帮助
作为帝国的皇帝陛下,除了处理公务还要享受生活,这是人的私欲导致的,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要享受生活,就会放弃一些行使权力的机会,就好比明武宗朱厚照,沉湎享乐,大权旁落被刘瑾钻了漏洞。
如果不是那些直言敢谏的大臣坚守原则,例如李东阳、杨廷和、杨一清等等,那么多国家就可能毁于一旦。宰相制度源远流长,其官职和其作用的必要性在历朝历代都有证实。北宋吸取了唐朝的教训,但也没有废除宰相,只是把宰相的权力分化,不仅设置了正副宰相,还设置了参知政事来监督宰相的权力。
北宋的东西二府分制,更是把军权、政权分开,使得大臣无法超越皇权。但宰相是必不可少的,皇帝一国首脑,大政方针需要他来拍板,而繁琐的政策规划、制定则需要大臣的帮助。朱元璋废掉了宰相,内阁则很快出现,其权力超越了宰相不知道多少倍,而且是军政一把抓。
图6 明朝 御马监太监 腰牌(正面)
中央集权是必要的,而行使权力则必须有人辅佐,随着明帝国的繁荣、强盛,处理的事情则会越来越多,就算皇帝如朱元璋,也不能连续24小时不停地干活,更别说那些不想干活的皇帝了。
朱瞻基教授宦官读书,并赋予权力是有着他的考虑的,朱瞻基可是少有的精明帝王,但事已至此,权力制衡必须执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史料记载“考其祸败,其去汉、唐何远哉。虽间有贤者,如怀恩、李芳、陈矩辈,然利一而害百也。”
而朱瞻基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宦官登上政治舞台后开始肆无忌惮,因为权力的下放,让其可以轻易掌握大权,不止如此,司礼监还可以掌握东厂、西厂等特务组织,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其影响也是更为恶劣。
文:九鱼亭
参考文献:《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明史.列传第七十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一个朝代的更替必然引来战乱纷争,人人求得自保,皇亲国戚也难幸免于难。那么明朝灭亡后,朱元璋后代又去了哪里呢?据说一部分没有逃过兵荒马乱,而另一部分为了延续..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述朱厚熜的故事。 除了众所熟知的永乐皇帝朱棣之外,明代还有另外一位以藩王的身份入主皇城的人,他..
话说,朱元璋登上帝位,大肆封赏自己的兄弟姐妹。其中他的二姐朱佛女被多次追封为长公主,一家极受朱元璋厚待。为什么朱佛女如此得大杀功臣的朱元璋看重?因为,朱佛女与..
提起宋朝大家都会想到宋词,豪放派和婉约派中最具代表性的词人就是苏东坡和李清照了。今天趣历史小编要说说宋代女词人朱淑贞的坎坷爱情经历。 朱淑贞生在江浙,在..
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朱文圭,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的大军渡过长江,进逼南京城下,曹国公李景..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标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明太祖朱元璋子嗣众多,一共有26个儿子,那么他最喜欢谁呢?按照明朝官方的说法,自然是..
明光宗朱常洛的一生如何 明光宗朱常洛是一位短命皇帝,这在中国古代并不多见,很多人都朱常洛的一生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评价,那么朱常洛的一生如何呢?很多人都说朱..
朱元璋出身贫微,处于社会底层,即帝位后常以“淮右布衣”自称。在统御天下的31年间,他励精图治,殚精竭虑。后世史家对他评价颇高,并与秦始皇、汉武帝同列。网络..
古代殉葬手段残忍,不仅仅是马匹牲畜进行殉葬,还包括活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活人殉葬要追溯到龙山文化时期。在商朝更是流行起来,不少商代的墓穴都存在大量的活人殉..
导读: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朱允炆在朱元璋一闭眼就想着立马即位的事情,为了不让朱棣诸王回京(南京)坏了自己的皇帝大梦,把朱元璋从速埋了,并给各王发遗诏,不得回京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