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名将毕再遇的故事 毕再遇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时间: 浏览:加载中...

  毕再遇(1147年—1217年),字德卿,兖州(今兖州)人,南宋名将。父亲官至武议大夫。他以恩庇补官,隶侍卫马司。

  开禧二年(1206年),随军北伐,屡立战功,迁为武功大夫。后因功历任镇江都统制兼权山东、京东招抚司事,骁卫大将军。因其勇猛过人,熟知兵略,且善于驾驭兵将,威名远扬。

  嘉定元年(1208年),被任为左骁卫上将军。与金通和后,屡请回归田里,均不准。

  嘉定六年(1211年),提举太平兴国宫。嘉定十年(1217年),以武信军节度使致仕,不久卒。赠太尉,累赠太师。谥"忠毅"。

15.jpg

  毕再遇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白日放火

  1206年6月,宋宁宗赵扩降旨北伐,对金宣战。但不久,宋军全线溃败。在安徽灵壁附近的凤凰山,毕再遇率480骑与5000金兵鏖战,阻击敌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毕再遇命令火烧灵壁城,诸将不解,认为放火会暴露宋军的目标。毕再遇说:“兵法上讲夜不举火,现在是白天,白天烟雾满天正可以掩护撤退。”他从兵法上吸取灵感,反向思维,反用兵法原则,变不可能为可能,结果只有他断后的这路宋军没有覆没,得以绝处逢生。

  张盖取箭

  后来金兵南下,毕再遇率军抢先一步占据了要塞六合,卡住要路牵制金兵。

  等金兵距六合只有20多里路时,毕再遇命令城上偃旗息鼓,自己亲率精兵伏于南门。到了城下,金兵马上渡濠(城河)登城。此时,城上突然鼓号声齐鸣,旌旗并举。这一静一噪的反差使金兵始料不及,惊恐万状。毕再遇趁机从南门杀出,金兵狼狈不堪拼命溃逃。

  此仗之败,让金将颜图拉勃然大怒,调集十万大军将六合团团围住,连续强攻。城中宋军的箭很快用完,没有弓弩之利无法远距离歼击金兵,而近战肉搏无异以卵击石,无论如何也战胜不了数十倍的金兵。

  毕再遇命人在城上撑起青盖(青色的车篷),在草人身上穿上衣服,头上戴着盔甲,在城墙上来回移动。金兵以为是宋军将士巡视,争先恐后以强弓劲矢齐发,疾如暴雨,射在草人上的箭密如刺猬,宋军获得箭矢20多万支。

  鼓乐示闲

  毕再遇被包围时,宋军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毕再遇把城中的乐手集中起来,在临近城门的地方鼓吹演奏,管弦之声不绝于耳。城中守军听到音乐,情绪轻松,人心稳定。城外金兵则感到莫名奇妙,不知宋军在搞什么名堂。金兵一旦麻痹懈怠,宋军就出动少量骑兵不分昼夜袭扰,使金兵得不到休息,终日提心吊胆张惶惊恐。六合久攻不下,金兵只得退去。

  撒豆喂马

  毕再遇探知金兵撤退后,便亲自率领士兵绕至敌后,把事先用香料煮好的豆子撒满地面,然后进攻敌人。金兵追来,毕再遇且战且退,将金兵引入预定地点。此时天至傍晚,正是人困马饥的时候,金兵马匹闻到豆香就驻足吃豆,任凭怎么抽打也不肯舍下美食。金兵因此阵容混乱,毕再遇伏兵齐出,再次大获全胜。

13.jpg

  缚羊击鼓

  据《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七记载:公元1206年,宋将毕再遇率领宋军与金兵对垒,虽有小胜,可是无奈金兵增兵渐多,宋军渐渐处于寡不敌众的形势之下。审时度势,毕再遇决定撤退。

  然而,两军对垒,撤退谈何容易?如果大摇大摆地走,金兵势必会追击,一定会损失惨重,怎么做才能不让敌人发觉,又可以让宋军安全脱身呢?毕再遇陷入了沉思。

  金兵那边,他们的营寨和宋营相距很近,近得能够听到宋军军营一天到晚鼓声不断,对于宋军的鼓声有什么作用,金兵都心知肚明:击鼓是为了鼓舞宋军士气。宋兵天天击鼓,金兵这边也没闲着,一个劲儿地在调兵遣将,准备和宋兵决战。一连过了好几天之后,金兵发现,宋营的鼓声逐渐变得微弱。莫非宋军士气大减?或是宋军将士已经疲惫?金军将领觉得时机成熟可以进攻了,便率军小心翼翼地靠近宋营。

  当金兵冲进宋营时,宋营外围并无防范,可是一进到宋营内,所有的金兵都傻了眼,宋营除了旗幡招展之外,竟是一座空营!宋军官兵早已撤离,连一个人影都没有。

  既然没有人,这隆隆的鼓声又是从何而来呢?仔细检查,金兵惊奇地发现宋营内的每一面鼓上都吊着一只羊,羊的两只前蹄顶在鼓面上。羊被悬空捆起来,自然难受得要命,便使劲挣扎,两只前蹄不停地乱踢,于是击响了战鼓。借着一片鼓声掩护,宋军早已经悄悄撤军数日了。

  可金兵听到宋营仍然鼓声不绝,竟好几天都不加怀疑,等到金兵发现上当,只能哀叹自己太大意,让宋兵从眼皮底下溜走了。

  “悬羊击鼓”是宋军主帅毕再遇想出的点子,巧妙而又有新意,蒙蔽了敌人,又保存了自己的实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文史百科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韩世忠:南宋名将的忧愤离世

      在中国历史上,南宋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韩世忠便是备受敬仰的一位名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贫寒出身到成为抗金英雄,再到晚年的忧愤离世,都让人..

    韩世忠:南宋名将的忧愤离世
  • 南宋名将刘锜:儒将之风,抗金功勋

      在中国南宋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批英勇善战、功勋卓著的将领,其中刘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沉果断的性格和儒将风度,成为了南宋抗金战争中的佼佼者。  一、..

    南宋名将刘锜:儒将之风,抗金功勋
  • 汪应辰:南宋名臣与理学大师的传奇一生

      汪应辰,原名汪洋,字圣锡,谥号文定,生于宋徽宗政和元年(1118年),卒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是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他出生..

    汪应辰:南宋名臣与理学大师的传奇一生
  • 南宋名臣陈亮为什么会讹诈辛弃疾?原因是什么

      南宋名臣陈亮为什么会讹诈辛弃疾。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公元1165年,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正担任江阴签判,一日,辛弃疾站在自家阁楼上..

    南宋名臣陈亮为什么会讹诈辛弃疾?原因是什么
  • 曲端是什么人?南宋名将,威慑西北数年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曲端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绍兴,古称越州,公元1131年宋高宗赵构在“流窜”于江南之时,来到越州,心情大好,认为大宋..

    曲端是什么人?南宋名将,威慑西北数年
  • 南宋名将郭浩:郭家将的创立人,最后结局如何?

      说到郭浩,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  北宋历史上,出现过不少武将世家,比如说杨家将,南宋也有一些武将世家,比如吴家..

    南宋名将郭浩:郭家将的创立人,最后结局如何?
  • 南宋名相文天祥故事五则:兴师救亡,斥责降将

      南宋名相文天祥的故事五则,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见贤思齐  文天祥在童年时,就很仰慕英雄人物,尤爱读忠臣传。有一天,..

    南宋名相文天祥故事五则:兴师救亡,斥责降将
  • 南宋名相文天祥:只求义死而不求苟生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

    南宋名相文天祥:只求义死而不求苟生
  • 南宋名将张世杰简介 张世杰的死因是什么?

      张世杰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张世杰是怎么死的?趣历史这就为你介绍:  南宋名将张世杰简介  张世杰(?—公元1279年),涿州范阳(今属河北范阳)人。宋末抗元..

    南宋名将张世杰简介 张世杰的死因是什么?
  • 韩世忠南宋名将中战功最大,秦桧为什么没有陷害他?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南宋名将中战功最大,力主抗金的韩世忠为什么没被秦桧杀害?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宋室南渡后,南宋的将领张俊、韩世忠、刘光..

    韩世忠南宋名将中战功最大,秦桧为什么没有陷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