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故事之进退皆忧范仲淹,范仲淹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正是范仲淹一生的..
范仲淹去过岳阳楼吗?《岳阳楼记》中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您是否还记得,初中时候学到《岳阳楼记》。《岳阳楼记》作为千古名篇,自有其艺术精妙和思想意境。人们对古文的了解,一般在说什么记的时候,大多数都是作者去这个地方游玩或者做什么事情,见到这样的场景有感而发,所以才会写下什么记。但是有些事情往往会出乎人们的意料,范仲淹没去过岳阳楼。
范仲淹作《岳阳楼记》,让岳阳楼名闻天下的同时,因开篇即云“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让滕子京意外走红。滕子京和范仲淹是好朋友,好到什么程度呢?二人为同榜进士,当年在京城赶考时就已结下深厚友谊。范仲淹在给滕子京的一首赠诗里写道:“风波岂不恶,忠信天所扶。相见乃大笑,命歌倒金壶。同年三百人,大半空名呼。没者草自绿,存者颜无朱。”表达了深厚的同年相惜之情。滕子京在任上搞了点政绩工程,让老友写篇东西吹捧一下,以便通过名人效应为自己加分。于范仲淹而言,作篇文章实属小菜一碟,不费吹毫之力就能成全老朋友,何乐而不为呢?没想到,他一出手便是大手笔,文章气象非凡,传诵千古。
那么,滕子京是否如范氏所言,上任一年便让岳州“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呢?其实,稍一用心,便会发现范仲淹在文中用很大篇幅所描述的洞庭湖景象,并没有细微之处,更像是一副泼墨山水画,或像坐在飞机上从洞庭湖上空掠过时看到的景色。这种描写,有人说来源于范仲淹家乡太湖的景色;有人认为来自滕子京送来的《洞庭秋晚图》,属于看图作文;还有人考证出范仲淹儿时曾在洞庭湖畔读过书,来源于儿时的记忆。其实这些都无关紧要,有一点是清楚的,当时的范仲淹由参知政事贬为邓州(今属河南)知州,并未到过岳州巴陵郡,对巴陵郡的情况顶多是道听途说,甚至凭空想象,那么“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就不是实地考察的结果。所以,这句话很可能是,既是老友又同样被贬官的范仲淹为了勉励滕子京,同后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样,规劝他放下个人得失,积极向上。这也是范仲淹的胸怀之志,通过范仲淹的生平履历,可以知道他确实是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好官,其伟大人格可与“古仁人”相提并论。但滕子京就要另当别论了!
此事还须从滕子京缘何“谪守巴陵郡”一事谈起。滕子京的政治命运与范仲淹的推荐息息相关,后来,他在任泾州知州期间私设小金库,被御史梁坚抓住把柄。“御史梁坚劾奏宗谅前在泾州费公钱十六万贯,及遣中使检视,乃始至部,日以故事犒赉诸部属羌,又间以馈遗游士故人。宗谅恐连逮者众,因焚其籍以灭姓名。”宋代“公钱”归官员自行支配,但在数量上是有一定之规的,然而滕子京所费“十六万贯”的巨款,除了安抚诸羌,还用来结交游士馈赠故人,若没有问题,他也不会毁灭证据“焚其籍以灭姓名”了。北宋安焘为王拱辰写的墓志铭里写滕子京在庆州挥霍无度,“人情怨愤,无敢言者”。
滕子京是个官场老手,懂得“抓大放小”,到巴陵一上任,便抓住三大形象工程:修岳阳楼、建偃虹堤(没建成)、斥巨资建学校,并同时请范仲淹、欧阳修、尹洙做吹鼓手,分别写了《岳阳楼记》《偃虹堤》《岳州学记》,与范仲淹不同的是,欧阳修和尹洙在文中主要就事论事,而且对滕子京极尽吹捧,称“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世人对后两篇知之甚少,因为写得实在不咋地,完全是应景而作。这从二人读到《岳阳楼记》后的反应也看得出来,一个自愧不如,但出于嫉妒说写得不怎样,一个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这也不奇怪,因为只有范仲淹与滕子京相交几十年,对其用意心知肚明,没有落入写赞歌的圈套,并在文末叹曰:“微斯人,吾谁与归?”奉劝滕子京好自为之,不要辜负老朋友的期望。
在这首诗中其实还有这4大不为人知的秘密!
第一点,范冲淹从来没有见过岳阳楼,而他写这首诗的时候就是看着别人的画才作出来的一首诗。当时他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正好是他一生中心情最为郁闷的时候,当时的庆历新政宣告失败之后,范冲淹就贬到了邓州,当时他的好友滕子京正好来信说岳阳楼修好了,让他为其写一篇文章。范冲淹看在朋友的面子上就答应了。但实际上他从来没有去过岳阳楼,而而事后就滕子京为了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就送了一幅画让他看着写。
第二点,当时的滕子京就是一个贪墨份子,而范冲淹也算是徇私枉法的一个人了。在诗中的开篇就写到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这个滕子京也并非是常人。他与范冲淹是同一批的进士,可以说感情非常的好,而滕子京这个人却是一个贪墨份子,就好比的国家的蛀虫,而当时为了躲避朝廷追查贸然对抗朝廷,而之后的范冲淹听到后并没有公正的处理,而是据理力争保住了滕子京,这才有了滕子京在岳阳市任职的一个故事!
第三点,当时的岳阳楼实际就是为搜刮民财而建立的一个城楼,说白了就是滕子京自己的一个楼而已。当时的在他到达岳阳之后,本来生活条件不好的岳阳城在滕子京的管理下根是落后,他不知道体恤民情,而是变本加厉的搜刮民财,重修了岳阳楼,为自己树立一个良好官员的形象,而范冲淹的这个《岳阳楼记》也顺利的洗白了岳阳楼的真实面貌,也将滕子京书写成了一个为民办事的好官员。
第四点,当时范冲淹写这个《岳阳楼记》就是因为与滕子京的私交所累,并且通过巧言粉饰违心赞颂。当时的滕子京用搜刮过来的民财来粉饰当时他所管理下的太平盛世,并且因此也修建了壮丽的岳阳楼,这样做一方面就是为了掩盖自己贪墨钱财的一个事实,另一个就是为自己树立一个巨大的道德功碑。而且在建成岳阳楼之后他还请自己的好朋友范冲淹为自己作诗一首,而范冲淹写这首诗完全就是看在朋友面子上违心之做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正是范仲淹一生的..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范承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十多年前,由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康熙王朝》风靡一时,在剧中,有一位叫魏承谟的大臣,他不仅是..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宋仁宗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宋仁宗明道二年十二月的某一日,仁宗皇帝和郭皇后,杨美人、尚美人一起喝茶闲聊,与姿容稍逊被皇..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范仲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北宋的宝元元年(1038年),西北一个少数民族(党项族)突然叛变,首领李元昊..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
范仲淹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种世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北宋年间,范仲淹曾主帅西北前线,对抗崛起的西夏党项人李元昊。范仲淹手下有两员..
范仲淹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说起范仲淹这个人,我们应该不会太陌生吧,在小时候上学我们应该都学过他的一篇《岳阳楼记》..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范仲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宋朝庆历六年,范仲淹任邓州知州,在邓州期间,范仲淹设立花洲书院,兴修水利,造..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宋朝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饮茶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经过了盛唐的发展,到宋代时,茶已经深入到每一个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