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仙逝之后李世民常常怀念,他在怀念些什么?

时间: 浏览:加载中...

  长孙皇后仙逝之后李世民常常怀念,他在怀念些什么?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提到长孙皇后,世人都说她是难得的贤后,她是李世民手里那把最锋利的宝剑,为他生儿育女持家有道,更为他出谋划策守护江山,他们的确是多少年来帝后深情的典范。在长孙皇后仙逝之后,李世明无比痛心,人前人后提起发妻都难免落泪,后来也再没有立后,作为帝王,这样的深情并不多见。如今纵观李世明和长孙皇后的一生,除了可以寻觅到他们曾经相濡以沫相互扶持的痕迹,更会有这样的领悟:多年来李世民深切思念这位发妻的时候,他所怀念的却并不仅限于此。

image.png

  长孙皇后的小字唤做观音婢,出生于隋朝名门之后,她和李世民的婚约更是世家联姻。虽然这是一份世俗意义上的包办婚姻,期初并没有显示出浓浓的爱意,但是在她十三岁嫁给李世民开始,她便一点一点成为了李世民最重要的人。李世民家族是在太原崛起的,那时候观音婢就开始打理着唐国公府邸,她的精明能干很受李渊的肯定,她的这种早年在家族中获得的认可,为后来李世民的夺嫡之路打下基础。在李世民心里,这位发妻是他最信任的人,观音婢离世之后,成为帝王的李世民那种孤独和落寞也就无处诉说了。

image.png

  李渊建立唐朝之后,李世民就被派出去征战平定江山了,随着他战功累加和英名远播,他成为一个让父亲李渊忌惮的人。在他和父亲生出嫌隙之时,李建成就已经开始拉拢各方势力来打压李世民,这些势力中不乏后宫中的那些宠妃们。这时候观音婢冷静的洞察着这一切的变化,丈夫征战在外无能为力,只有她在大后方奔走活动,在紧张的局势中为他争得局面。她侍奉李渊极为孝顺,尽力去挽回李世民在李渊心中的形象。正是因为有观音婢的奔走活动,才使得李世民可以及时地获得皇宫那边的情报,为后期的起兵做出筹谋。因此,在李世民心里,观音婢是他最最忠实的追随者。

image.png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如愿登上帝位,这个时候观音婢开始着力为丈夫处理兵变之后的负面影响。那时李渊和李世民的父子关系几乎冷到了极点,是观音婢耐心照顾李渊的饮食起居,嘘寒问暖无微不至,使得他们父子的关系慢慢缓和,消除了李世民心中的那丝遗憾。经过兵变之后,李世民这个皇帝的确做得有些被动,观音婢时常劝解他要勤于纳谏,集思广益,塑造了一个亲民化的帝王形象。对于长孙家族,她更是严格约束,让他们低调处事,不让外戚独大给丈夫造成影响。因此在李世民心里,观音婢是最懂他的人,懂他的无奈、遗憾、被动,懂他难以言语的情感。

image.png

  除了是一个好妻子之外,观音婢也是一个好母亲。她的大儿子李承乾自小聪明,受到母亲的影响也是一个仁义之人,二儿子李泰虽然很受李世民的喜爱,但是观音婢时常劝诫丈夫要一视同仁,不要引起孩子之间的相互猜忌。观音婢就这样平衡着皇家内部关系,有她在李世民的帝王之路是没有后顾之忧的。但是观音婢病逝之后,局面变成了怎样呢?首先太子李承乾因为残疾心生怨气,敏感多疑,且没有人正确引导梳理,最后起兵谋反。李泰因为李世民的宠爱,肆无忌惮和太子斗得你死我活。

image.png

  李世民在发妻死后,就像一个成功却无奈的父亲一样,看着儿子们之间的争斗无力化解,他把所有情感寄托在小儿子李治身上,亲自抚养李治长大,但这种没有给予其他儿子的慈爱照顾,却造就出了一个软弱无力的唐高宗。后来在弥留之际,李世民违背了发妻的意思,让长孙无忌做了辅政大臣,最后长孙无忌慢慢被逼自杀,也导致了长孙家族的败落。李世民周围的很多事,在观音婢活着的时候,貌似都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但是当她离世之后,李世民顿时觉得有很多无力和无奈。

image.png

  述

  观音婢去世后,李世民在多年的岁月里都在怀念她,或许也是在不断假想:如果观音婢还活着,那今天他会有这么无奈吗?她那么聪慧,那么温柔有力,作为母亲她一定可以化解李承乾内心的怨言和叛逆,一定可以缓解儿子们之间的矛盾,就连李治也不会因为年幼丧母而缺乏安全感吧!假如观音婢还活着,那么他在做出某些困难决定时,她一定会支持追随他!在他心中的痛苦和孤单无人诉说时,她一定会懂他、陪伴他!所以,当李世民在怀念长孙皇后的时候,他怀念的不仅限于发妻本身,更多的是怀念是当初相濡以沫、相互扶持、被深深懂得、被坚定追随、可信任的那种感觉,怀念的更多是发妻在世时,家族和朝局那种相对平衡的局面,但是发妻走后,这一切的美好和谐,也都消失匿迹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