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司马懿相比谁厉害?还真不是一个档次啊

时间: 浏览:加载中...

  曹操与司马懿,还真不是一个档次啊,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魏武曹操,晋宣司马懿。

  虽然生前皆非帝王,但实有开国之伟绩。

  都是枭雄,连评价都有很多类似:深谋,权变,诡诈,酷虐……

  然而事实上,格局却是差得挺大的。

  《三国演义》中,相对来说是贬曹操,捧司马懿的。

image.png

  张松说的曹操那些败仗,“濮阳战吕布,宛城遇张绣,赤壁逢周郎,华容道遇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之时,夺船避箭于渭水之日”,正史中只有濮阳战吕布、宛城遇张绣、赤壁逢周郎、夺船避箭才是真的。割须弃袍和华容逢羽,以及后来汉中被射掉牙齿,都是罗贯中编的。

  而司马懿在小说里,被塑造成了诸葛亮终身对手。

  事实上,没有那么多事。诸葛亮最后的两次北伐,第一次打得司马懿是“畏蜀如虎”,击杀张郃,另一次就是五丈原。

  《三国志》中注引都吐槽:

  “仲达虽据天下十倍之地,杖兼并之众,拥精锐,据牢城,而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孔明来去自如。”

  司马懿坐拥十倍的地盘,手握精锐之兵,占据险要地段,却只敢自我保全,任诸葛亮来去自如。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大概按照罗贯中的想法,诸葛亮乃天人也,得搞个超牛对手才能与之匹敌,所以凭空加了司马懿很多的戏份,才显得有诸葛亮的时候,司马懿能有对手;没有诸葛亮的时候,司马懿就天下无敌。

  但是,司马懿终究还是差曹操许多。

  曹操从一归乡校尉起兵的时候,群雄林立,海内大乱,东汉名存实亡。

  等到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时,天子从长安东奔,文臣武将死于沟壑,洛阳已成断壁残垣。汉献帝却与乞丐无异。

  所以曹操的匡扶汉献帝,与项羽扶立楚怀王类似,凭空扶起了个朝廷。实际上那时,天下哪里有什么汉室?

  曹操这辈子,破黄巾,平群寇,挟天子,击李郭,杀吕布,扫袁术,破张绣,灭袁绍,安定河北,抚平关中。起家之时仅有一郡之地,不过十几年,天下十三州,获其九州半,江山的三分之二。

  论武,坐拥天下三分之二。

  论文,有三曹豪诗,建安风骨。

image.png

  其人虽酷虐变诈,却实不失为奸雄。

  在历代的开国之君中,论起家的基础与最后的成果悬殊对比,有生之年功成名就,能与曹操媲美的,不过就西汉刘邦、东汉刘秀、大唐李渊父子、蒙古成吉思汗、大明朱元璋以及上个世纪“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开国太祖了。

  其他的,始皇掌权之时秦已有天下之半,南北朝不足观,杨坚获天下最易,宋太祖多少还承了柴荣之基业,满清立国也是经数代之功。

  陈寿说曹操乃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虽然有吹捧之嫌,却不可否认,确实是旷世之奸雄。

  而司马懿呢?

  内忌外宽,猜忌权变,雄略而内断,英猷而外决,的确是个人物。但是:

  曹操借汉室威名,凭空打下天下三分之二。而司马懿是受遗二主,佐命三朝。平过孟达,平过辽东,扛过了诸葛亮(虽然葬送张郃,虽然自己人也都吐槽他畏蜀如虎),但算个好干臣。

  本来也有机会成为一代忠臣。可惜趁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靠权谋、变诈、不守信用,坑了权臣曹爽,还连带坑了蒋济。

  当时曹爽的部下,谋士桓范建议曹爽征召兵马和司马懿展开对决。

  而司马懿让太尉蒋济对曹爽说,“太傅(指司马懿)指洛水起誓,只会要兵权,不会谋害你。”曹爽考虑了一整夜,选择相信司马懿,交出兵权。可惜的是司马懿根本不明信用为何物,正月发起兵变,二月时曹爽被司马懿所诛杀。

  司马一家自此掌权。司马懿没有忘记蒋济,封他为都乡侯,不过蒋济自觉失信于人,传递了假消息,害了曹爽,于是拒绝了封赏,同时当年也发病逝世。

image.png

  也就是说司马懿一生最关键的一次得手竟是一次内乱,还是通过阴谋以及失信获得的,实在是不算光彩吧?

  司马懿的后代晋明帝司马绍曾问王导,司马氏如何得天下。王导如实的说了。司马绍羞得脸往榻上一搁,说得国如此,怎能长久?

  连自己后代都看不下去了,就不能怪历史对曹操与司马懿厚此薄彼了。

  罗贯中《三国演义》虽常调侃曹操,但到了后来,还是给了他段好诗为他送终。最后一句我记得是,“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曹操是有资格谈笑风生,煮酒论英雄,鄙夷天下论者的。当年他曾自称“天下无我,不知几人称孤,几人称王”,这话着实不是吹牛:袁术这个假皇帝,不是他搞掉的吗?

  各色伪称帝者,又被他干掉了多少?即使酷虐变诈,终是英杰雄奇,拥天下三分之二,是他靠实力打下来的。

  司马懿后世子孙奠定基业,夺取天下,却是靠着权变和忍耐、阴谋与诡计、动辄灭三族,坑来的。

  不过从最终的结果上看,自然还是会觉得司马懿好一些,厚黑,狠辣,能忍,省事儿多了。

  不过西晋享国却不到四十年,还不如魏国。

  世上的许多事,并非谁笑到最后才是谁笑得最好。

  以个人论,魏武纵横天下,鞭挞寰宇,对手皆是外人,逢乱世;司马懿终生在意的是权力和自己。其格局大小,论才具高低,一个是眼里有沧海横流的枭雄,一个却是伺机而动的权谋家,着实不在一个档次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曹操与夏侯惇:超越堂兄弟的家族纽带与生死之交

      曹操,东汉末年权臣,曹魏政权奠基者;夏侯惇,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二人关系,远非“堂兄弟”三字所能概括。他们既是血脉相连的家族成员,又是并肩作战的政治盟友..

    曹操与夏侯惇:超越堂兄弟的家族纽带与生死之交
  • 曹操与吕伯奢一家:历史真相的探寻

      在历史的长河中,曹操与吕伯奢一家的故事一直备受争议。曹操,这位东汉末年的权臣,是否真的如《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那样,杀害了吕伯奢一家?这一事件背后,究竟隐..

    曹操与吕伯奢一家:历史真相的探寻
  • 曹操与吕伯奢一家:历史真相的探寻

      在历史的长河中,曹操与吕伯奢一家的故事一直备受争议。曹操,这位东汉末年的权臣,是否真的如《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那样,杀害了吕伯奢一家?这一事件背后,究竟隐..

    曹操与吕伯奢一家:历史真相的探寻
  • 曹操与张绣:恩怨交织下的战略抉择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一位极具战略眼光和政治手腕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然而,在他的辉煌生涯中,也不乏一些令人费解的决策,其中之一便是接受张绣的投降。要知道,曹操..

    曹操与张绣:恩怨交织下的战略抉择
  • 三国风云:曹操与杨彪的恩怨纠葛及杨彪的智慧善终

      在三国时期,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为后人所称道。然而,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有许多与他产生恩怨纠葛的人物,其中就包括东汉名臣杨彪。曹操多次整..

    三国风云:曹操与杨彪的恩怨纠葛及杨彪的智慧善终
  • 曹操与孔融:权力斗争下的悲剧

      在三国时期,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广为人知。然而,在他辉煌的政治生涯中,也有一些令人争议的决策,其中最为人诟病的便是他利用各种罪名将文学家..

    曹操与孔融:权力斗争下的悲剧
  • 权力与医术的悲剧曹操与华佗的故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但其中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与名医华佗之间的恩怨情仇。这段故事不..

    权力与医术的悲剧曹操与华佗的故事
  • 兖州之战:曹操与吕布的对决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一度被吕布打得只剩3座城,心灰意冷要去投靠袁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曹操与吕布的对决,是东汉群雄割据..

    兖州之战:曹操与吕布的对决
  • 曹操与张绣的四次较量,输了三次这是怎么回事?

      曹操与张绣的四次较量,输了三次这是怎么回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七至十八回,发生在曹操征讨张绣期..

    曹操与张绣的四次较量,输了三次这是怎么回事?
  • 曹操与蔡文姬的关系:让她在丈夫未归时留居?

      导读:蔡文姬名琰,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蔡邕是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蔡文姬便是成长在这样的家庭里,环境..

    曹操与蔡文姬的关系:让她在丈夫未归时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