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来到冀州,为何能得到袁绍父子的器重?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就在袁绍曹操各自雄起于中原之时,刘备的日子可不算多好。为了生存,他违心投靠了自己不喜欢的曹操,借助后者之手除掉了敌人吕布。尽管曹操对让很是器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但刘备还依旧想着脱离曹操。为此,他先是参与董承、王子服等人策划的“衣带诏”事件,随后又假意阻击袁术,杀死了徐州刺史并再次占领了徐州。

image.png

  有意思的是,大耳贼刘备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当地枭雄的看重。刘备在徐州被曹操击败以后,只好带领余部投奔来到冀州投靠袁绍,结果得到了袁绍父子的器重。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裴松之注引《魏书》也提到:“归绍,绍父子倾心敬重。”那么问题来了,刘备作为一个出尔反尔的“大耳贼”,为何袁绍对他的态度却如此礼遇呢?

  其一,从表面上来看,刘备对袁绍长子袁谭有知遇之恩。刘备总能让别人的长子对自己言听计从,刘琦是这样,袁谭也是如此。在刘备丢失徐州以后,他首先选择的便是青州,“青州刺史袁谭,先主故茂才也,将步骑迎先主”。众所周知,当时做官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通过有名望的人向朝廷为自己表奏。昔日曹操听从袁绍命令,出手将黑山军击退,所以袁绍便向朝廷上奏,表举曹操为东郡太守,治武东阳。

  刘备何时举荐的袁谭,目前不得而知,但袁谭能顺利进入仕途,确实多亏了刘备的帮助。后来孔融出任青州刺史,袁谭率军攻入城中,这才抢来了青州刺史的位置。可以看到,有这样一层关系在,袁谭对刘备的态度自然是极为友善的。而袁绍“就坡下驴”,为了表现自己对刘备的器重,不惜出城二百余里相迎。

image.png

  其二,袁绍看中的是刘备的名声。不少人觉得,袁绍发迹就是靠的家族庞大的影响力,这个说法有些片面。事实证明,无论是从名气上,还是看拉拢人心的手段,庶出的袁绍总比嫡出的袁术要高明了不少。当年袁绍父母去世,他回家丁忧六年,“麻衣结庐”的典故更是天下皆知。在讲究孝义的三国时代,袁绍此举可谓是大大扬名了一番。不过,荀彧说袁绍“外宽内忌”,是非常准确的。

  诚然,袁绍的恢弘大气其实只是他表现给世人看到的一面。刘备仁政爱民,天下人皆知其名。而袁绍高调的行为,也是向世人表明了,自己有折节下士的气度,有明君之风范。而这,也是袁绍惯用的一个手段。他逼迫韩馥让出冀州以后,便通过类似的方式,得到了田丰、审配、沮授等顶级谋臣的彻底效忠。而袁绍厚遇刘备,也是出于这样的心理。只是他想不到,曹操都无法收服的人,他又怎么能轻易收入囊中呢?

  其三,更深次的原因在于,袁绍在弥补自己之前犯下的一个过错。按理来说,刘备从徐州败逃以后,手下根本就没有多少兵马了,就连关羽也被曹操擒获。所以袁绍不需要刘备手下的那点残兵,来加强自己的实力。按照笔者观点,袁绍对刘备示好,是想要化解后者心中的怨气。

image.png

  官渡之战开始前,曹操突袭河内,准备继续向邺城进攻,不料这个作战计划却被刘备透露给了袁绍。而刘备也干脆谎称前去阻击袁术,带了一支兵马来到徐州自立。曹操为报复仇,曾在徐州进行过屠城之举;而刘备却在徐州有着较好的名声。所以刘备在杀掉徐州刺史车胄后,轻而易举地占据了徐州。按照刘备与袁绍的约定,后者最好的做法,是两者一同夹击曹操。

  可刘备就在徐州苦苦支持的时候,袁绍却不见了踪迹。据《三国志袁绍传》记载:“田丰说绍袭太祖后,绍辞以子疾,不许,丰举杖击地曰:‘夫遭难遇之机,而以婴儿之病失其会,惜哉!’”表面上来看,袁绍给出的理由很荒唐,因为他的幼子患病,所以将刘备给忘记了。但仔细一想,袁绍也是一个枭雄,他应该不会做出这么愚蠢的行为。

  所以后世有学者猜测,袁绍一旦和刘备形成夹击之势,那么曹操败北的几率将会很大。但曹操一旦失势,刘备很有可能便会取而代之,这是袁绍不愿看到的。不管怎么说,刘备损失惨重,妻子爱将都落到了曹操手中,确实和袁绍的见死不救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袁绍倾心刘备,也未尝不是向后者示好,以表示自己内心的“愧疚”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