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御医收入:雍正时医士月薪不如太监
清朝比明朝尝药更为严格:一器由御医、院判、内监依次尝药;另一器进御。 清太医院初设在北京正阳门内东江米巷,今东交民巷..
古代御医的收入有多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有了病就要想办法治疗,医生也就由此而诞生。皇帝也是人,当然也会生病,只是基于身份地位特殊,从古到今享受与普通平民百姓完全不一样的医疗待遇。
太医,即封建时代的宫廷医生,也称御医。御医、太医均本为官名,太医出现较早,秦设太医令、丞,掌宫廷医事,其下有侍医,其余宫廷医生统称太医;御医是医官系统中的一个品级,最早见于《晋书》。后来二者都演变为宫廷医生的代称。御医流派,即以历代宫廷御医为群体的中医学流派。
中国帝制几千年,太医院制度更是伴随帝制由来已久。虽然各个朝代名称有所不同,但是实际工作性质却是一样的。
周朝时,当时已经有了供奉皇帝差遣的医师,并且分上士和下士。专门掌管皇家医院的事务。秦朝时开始设置太医令。汉朝时,延续前朝设置,并且还细分出给百官治病,也就是“太常”的太医令,给宫廷治病“少府”的太医令。三国时代沿用旧制。
隋唐时,设置了太医署,当时,主持这个部门的官员称之为太医署令。宋朝时,改成医官院。金代则正式更名为太医院。主管官员称“提点”。元明清都沿用太医院名称,一直到清朝末年。
历史上医生品阶最高者当推明代太医院院使许绅,其被封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官居一品。然而许绅的高官源于嘉靖二十一年发生的宫变,几位宫女用绳子勒住嘉靖帝致其气绝昏倒,此时许绅“急调峻药下之,辰时下药,未时忽作声,去紫血数升,遂能言,又数剂而愈。”受到了嘉靖帝高规格的奖赏。而后其作为院使,却因用药而惊悸至死,可见御医群体社会地位之低下。
历史上医生的悲剧几乎都发生在御医身上,因为社会地位的低下,御医们的性命在他们服务的对象指掌之间,不说诊治略有差池,就是应对稍有不慎都可能获罪。如战国时文挚以情志法(激怒)治齐闵王而被生烹,三国时华佗因见疑于曹操而丧命,前秦太医令程延直言前秦主符生食枣过多致病而杀身。其余,历代帝后驾崩,除非遗诏中有不须加罪之语,否则无论御医诊治是否有过均被处置是一种惯例。
因为清朝距今时间更近,史料更加详尽,通过这些,可以从清朝太医院一窥古代太医院的运作,以及它的种种不为人知的故事。
清朝,属于外族入主中原,正统性一直被人数庞大的汉族所质疑。清朝初期,政局不稳,统治者为了更好维护稳定,只能依靠自己民族的官员。所以,太医院中满汉官员之间不平等很严重。不仅表现在品级差距,还表现在主管官员一直以满人为主。康熙年间,全国政局已经逐渐稳定,康熙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政权的长治久安,提出“满汉一体”的主张,将太医院官员体制变成满汉官员共同执掌。不过,乾隆年间,重新设置满人为太医院最高的长官。直到乾隆五十八年才撤销,从此之后,太医院各级官员统统变为汉人担任。虽然偶尔也有满人充任,那也没有为了监督汉族官员而专设的作用了。
太医院的“院长”主官称为“院使”。他是太医院中行政和业务的主管。同时又设置“副院长”两名。称为左、右院判。下面设置御医,吏目十到十五人。再下,则又有低级办事人员、书记员(称为食粮医生),药剂师(切造医生)等四十到六十多人。
太医院的官员品级,历朝都有差异。清朝时,“院长”级别的“院使”为正五品,“副院长”级别的左、右院判正六品,御医为正八品,办事人员一般为从九品。
清朝正五品俸禄为一年2400两纹银,有人算过,相当于现在46万人民币。这个收入应该不算低了。
清朝初年的太医院沿用明朝时留下来的体制。有大小方脉、伤寒、妇人、针灸、正骨等等十一科。道光年间,有人提出,“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便废止了针灸科。现在看来,理由多少有些滑稽,常识判断,皇帝健康应该远胜于纲常礼法,难道觉得浑身针刺带来的不庄重,有损皇帝威严更甚于治病救人?当然也有可能出于安全考虑,害怕包藏祸心的御医暗中用针刺火灸暗害,也未可知。
太医院各级官员,平时都要轮流值班,在宫里的称为“宫直”,在外廷的称为“六直”。为了便于这些太医院的“院长”、“副院长”、御医们更好服务于皇帝,皇宫以及皇家林园都设有专门公所,以供医生休息陪侍。从前圆明园,紫禁城都有这样的公所。
太医院医生培训和选拔一直以来就很严格。清代分内外两种。称为内教习和外教习。内教习是太医院选派学问深厚,专业突出的医生对太监中的学医者进行培训。而外教习则是选择普通平民或者御医子弟中的学医者,进行选拔和培训。外教习非常严格,必须经过重重考试,才能进入其中学习。另外,即使已经成为御医,甚至升为院判、院使,除了皇帝特许,否则每六年都要经过一次大考。而这大考的目的就是依照成绩,分别列出等级,最后决定去留。
太医院中的官员升迁,一般是按照品级来进行的。例如,“院长”级别的院使出缺,那么依照规定则由“副院长”级的左院判补上。左院判出缺,那么就由同是“副院长”级的右院判替补。右院判出缺,由御医升补。以此类推。
太医院的医生除了每天按部就班的伺候皇帝以及内廷,还有临时和固定任务。有时候,还有奉旨临时委派的任务。比如某个王爷,或者大臣、公主有病在身,则需要派人及时应诊。而礼部、兵部会试和顺天府乡试,进场值班;刑部的监狱中的犯人治病,则属于固定任务。这是绝不容许推脱的。
御医作出诊断,就要下药,而御药房则成为太医院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机构。它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内廷中采办、储存、配制各种药膏。御药房分东西两处。西药房由太医院的院使、院判和御医、吏目分班轮流值守。东药房归御医、吏目以及医士值守。
因为这些药膏都要进入皇帝的口中,安全就显得分外重要。凡是宫中传唤太医院中值班的医生入宫看病,都由药房太监带领。诊断结束,必须与太监一同药房合药。并且将药方和名字记录封存。随后还要开列出这个方子的药性以及治疗的方法,医生、太监还要在年月日下署上名字,最后送到皇帝处批阅。最后登记入册,由太监收好,已备查考。
煎制药品,太医院派员与太监要一起监视。煎制时,必须多煎一份,两服合成一服。煎好后,分别倒入两杯,一杯由主治医生先尝,再由院判、太监依次尝过。另一杯才被允许皇帝服用。如果配制中,不依照原来的处方,或者没有开列药名、分量,甚而有错漏的,一律按照“大不敬”论处。“大不敬”罪在古代“十条重罪”中的一条,是相当严重的指控,轻者枭首、弃市,重者腰斩、凌迟。所以,正是基于此,御药房一向成为内廷禁地,防范极为严格,轻易不得私入。乾隆年间,调制药物开始由太监负责,医官才不再继续制药。
到了清朝后期,太医院管理日渐松弛,光绪末年,朝廷成立“新医学馆”,太医院退出历史的舞台。不过,太医院虽然消失,但是保障政治领袖的医疗体系却依旧存在。不管东方或者西方,据说现在更加严密和繁杂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洪武十一年(1378年),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朱棡,被册封为晋王,前往山西太原驻跸。晋王朱棡生性骄横残暴,在前往太原途中嫌随行厨师的饭菜不可口,狠狠鞭打了厨..
在数千年古代历史中,一直实行皇权至上的统治模式。皇帝被视为天之骄子,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人都要向皇帝俯首帖耳..
对皇家御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一些宫斗剧中,常常离不开一个场景,买通某位御医要了某人的命。 其实,有点常识的人..
很多人都不了解御林军不造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其实,历史上尤其是宋代之前,御林军叛变、政变的多如牛毛。比如唐明皇政变,诛杀韦后和安乐..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做饭给皇帝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洪武十一年(1378年),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朱棡,被册封为晋王,前往山西..
古代的医生俗称御医,御医并不好当,伴君如伴虎不说,薪水比太监还低。薪资待遇方面,太医院的院使月银三两,左右院判、七品御医均月银二两二钱,吏目、医士月银一两..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古代御医和妃子故事,欢迎关注哦。 在数千年古代历史中,一直实行皇权至上的统治模式。皇帝被视为天之骄子,拥有至高无..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御医和妃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在数千年古代历史中,一直实行皇权至上的统治模式。皇帝被视为天之骄子,拥有至高无上的地..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御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说到古代进宫这件事情应该是很多人毕生的愿望吧,不管男女,女的进去当宫女,男的进去当太监,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