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包拯要弹劾两位财神爷?原因是什么?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包拯为什么敢于弹劾两位“财神爷”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嘉祐三年六月(1058年7月),包拯升任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包拯至此也成为当时朝廷要员中最具名望的四人之一,其他三人分别为:宰相富弼、翰林学士欧阳修、天章阁侍讲兼管太学的胡瑗,这四人“皆级天下之望”,合称“嘉祐四真”。

  嘉祐四年正月(1059年2月),开封大雪,四处流民成灾,甚至在开封都有冻饿而死的百姓。时任开封知府的欧阳修就要求停止上元节(元宵节)的放灯游乐活动,以节约钱财,赈济灾民。这一举动得到了包拯的大力赞成,而获得了仁宗皇帝的准许。

  同年三月,包拯一连弹劾掉了两位国家的“财神爷”——三司使,而轰动朝廷。

image.png

  时任三司使的张方平自小便善于写作古文,更善于评论天下时事,被当时的人称为“天下奇才”。张方平也颇有识才之能,他一直对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十分欣赏,曾经推荐过苏轼为谏官。包拯之所以要弹劾张方平是因为张方平担任三司使期间假公济私。

  嘉祐四年(1059),在开封发生了一件颇为曲折的财产纠纷案。当时,有一个叫刘保衡的在京城繁华地带开了一家酒馆,新店开张没多久,便因为刘保衡不善经营而欠下了官府一百余万两的酒曲钱。欠了官府的钱自然无法抵赖,主管财政的三司使屡次派人催款后,刘保衡只得变卖家产抵债。能在京城繁华处开得起酒馆,刘保衡家的房屋自然是极有气派的,可因为是官府拍卖,最后只得以低价出手。而这得手的人正是三司使张方平。

  本来刘保衡欠债还钱,无钱卖屋也算天经地义,张方平以低价得手虽不符宋人“避嫌”的作风,倒也不算什么罪过。

  可在张方平还没来得及入住之时,刘保衡的姑姑便跑到开封府告状说:“刘保衡并非刘氏后代传入,根本只是个地痞无赖,而无权变卖刘氏的家产。”包拯派人查问后,果然如刘保衡姑姑所说。这下,低价买入刘保衡房产的张方平便遭到了众多官员的怀疑。张方平究竟是否在此事中利用职位之便,要挟刘保衡以占取便宜。

image.png

  时任御史中丞的包拯立即上书弹劾张方平,指责他身为三司使,却乘人之危,贱买所管辖富民的住宅,寡廉鲜耻,实在骇人听闻,如此小人,朝廷不能委以大任,处之以高位。仁宗皇帝收到奏折后,犹豫再三,对包拯说:“张方平恃权敛财,固然不对,给予处罚让他归还房产就是,何必要罢官呢?”包拯则坚持不能对张方平予以纵容,并提出他以前的功绩都是他身为三司使的职责所在,不能因此抵消他的罪过。

  张方平便因此被免去了三司使的职务,被贬陈州。

  张方平被贬后,宋祁应诏回到朝廷,被任命为新一任的“三司使”。没想到上任还没二十天,宋祁就遭到了包拯的弹劾而被罢官,改知郑州。

  宋祁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天圣二年(1024),宋祁与他的哥哥宋痒一起考中进士,宋祁本是殿试时的状元,宋痒为探花,但当时的章献太后刘娥不同意,认为作为弟弟不可以排名在哥哥之前,所以将宋痒定为状元,而把宋祁改为第十名。世人也因此称誉他们兄弟俩为“双状元”,分别称为“大宋”、“小宋”。

  宋祁考中进士后,官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宋祁曾经上疏认为,国用不足在于“三冗三费”。“三冗”就是冗官、冗兵、冗僧,而“三费”则是道场斋醮、多建寺观、靡费公用,主张裁减官员,节省经费。并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之后,升任为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

  他在任益州知州时,还兼着《新唐书》的刊修任务。每次饮宴结束,宋祁都打开寝门,垂下帘子,点燃蜡烛,由奴婢和墨伸纸服侍着,远近的百姓看见灯亮都知道这是宋祁在修《新唐书》,看见都很羡慕,认为他便像神仙一般。但宋祁的生活作风极差,奢靡享乐,痴迷于蓄妾纳妓。

image.png

  宋祁有很多内宠,后庭摇扇捶背的侍婢众多。有一次宋祁在锦江之上饮宴,感到有些寒冷,便命令侍婢取半杯酒来,谁知每个侍婢都手执一枚,总共来了又十余枚。宋祁看到感到很茫然,生怕有厚薄之嫌,竟然不敢喝,直接忍着寒冷回家了。其实,自宋初以来,北宋朝廷的士大夫阶层中奢靡成风。名相寇准和后来的苏东坡在这方面都比宋祁有过之而无不及。

  宋祁被贬郑州后,又调任翰林学士承旨,不久便去世了。当时,“成都士民哭于其祠者数千人,谓不安于奢侈者之诬也”。可见,蜀人对于包拯的弹劾是颇有微词的。但包拯也不是有意打击宋祁,只是过于苛刻严正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文史百科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王政君与西汉兴衰:为什么说她葬送了大汉江山?

      在中国西汉的历史长河中,王政君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她历经七朝,从普通的宫女到皇后、皇太后,再到太皇太后,其一生几乎贯穿了整个西汉的兴衰历程。然而,后..

    王政君与西汉兴衰:为什么说她葬送了大汉江山?
  • 秦始皇为什么要用那么多兵马俑为自己陪葬?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以其非凡的统治手段和辉煌的成就闻名于世。他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秦朝,并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如统一度量衡、文字、..

    秦始皇为什么要用那么多兵马俑为自己陪葬?
  • 康熙为什么叫康麻子

      在清朝历史上,康熙皇帝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君主。他不仅开创了康乾盛世的辉煌篇章,还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然而,除了这些..

    康熙为什么叫康麻子
  • 宋朝著名大臣赵抃为什么连皇帝都要敬重三分

      在宋朝的历史长河中,赵抃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刚正不阿的品格和深厚的为民情怀,赢得了“铁面御史”的美誉。他不仅令同僚敬畏,更是让宋..

    宋朝著名大臣赵抃为什么连皇帝都要敬重三分
  • 真相让人崩溃:新娘结婚时候为什么要手捧花?

      在婚礼的众多传统习俗中,新娘手捧花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环。这束精心挑选的花束不仅装点了新娘的美丽,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浪漫传说。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这..

    真相让人崩溃:新娘结婚时候为什么要手捧花?
  • 诸葛亮为什么不先伐吴:战略智慧与时代背景的深度解析

      诸葛亮,蜀汉丞相,以卓越的智慧和谋略闻名于世。然而,在他执政期间,蜀汉为何没有选择先伐吴?这一疑问不仅关乎历史事实,更揭示了深刻的战略思考。  一、战略环..

    诸葛亮为什么不先伐吴:战略智慧与时代背景的深度解析
  • 刘协为什么不投靠刘备:历史背景与个人抉择的深度解析

      汉献帝刘协,东汉末年皇帝,虽然在位期间权力被曹操等权臣把持,但他始终是名义上的汉朝正统皇帝。面对天下大乱的局面,刘协为何没有选择投靠当时同样打着汉室宗亲旗..

    刘协为什么不投靠刘备:历史背景与个人抉择的深度解析
  • 为什么诸葛亮北伐会失败

      诸葛亮北伐曹魏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令人扼腕叹息的篇章。尽管他才智过人、战略高超,但最终却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梦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诸葛亮北伐的失败呢?..

    为什么诸葛亮北伐会失败
  • 魏东亭为什么被贬

      在康熙年间的官场,魏东亭的遭遇引人深思。作为一位曾经备受皇帝赏识的官员,魏东亭的仕途看似一片光明。然而,他的地位却在不久后急转直下,最终以被贬职收场。探讨..

    魏东亭为什么被贬
  • 八王议政隆科多为什么反水

      在清朝雍正年间,八王议政事件是一段极具争议的历史。隆科多作为当时的重臣,为何会参与反对雍正帝的行动,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了解隆科..

    八王议政隆科多为什么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