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故事:丁兰刻木事亲的故事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刻木事亲的故事原文

  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劳之恩,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木像见兰,眼中垂泪。因询得其情,即将妻弃之。

  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身。

  寄言诸子女,及早孝双亲。

  刻木事亲的故事评说

  丁兰,或说是东汉河内人。丁兰年幼即父母丧亡,想到未能奉养父母,又思念父母养育自己的辛劳,因此雕刻木头制成肖像,侍奉他们,就如活着一样。文中劬劳 ,就是辛苦劳累的意思。

  丁兰的妻子时间一长就开始不敬重了,用针戏谑地刺木像的手指,竟然流出血来。木像见到丁兰来了,眼中还居然掉下了眼泪。丁兰询问得到真相,于是把妻子休了。

  这个故事虽然不符合事实逻辑,但是符合《孝经》的感应说,也合乎浪漫主义的创作理路。正因为孝子深情,木像才能感应 ,不仅成为血肉之躯,且有细腻之情感,因此木像既会流血,也会流泪。

  至今浙江还有丁兰的文化遗存的踪迹距杭州市中心约十多公里处,有个丁桥镇,据说此地乃汉朝孝子丁兰的故里。后人在此建丁桥、兰桥,遂以此为地名。又因镇旁有丁、兰二桥,所以此镇也以桥命名。《杭州市地名志·丁桥乡》: 丁桥(自然镇),丁桥乡和丁桥居委会驻地。西南距杭州市中心约12公里。此地乃汉朝孝子丁兰的故里。丁兰,事母至孝,母死,刻木为像,事之如生。镇旁有丁、兰二桥,镇以桥名。

  早在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历代古墓》有载: 丁兰母冢,故居在艮山门外三十六里丁桥之右。母死,刻木事之如生,冢在姥山之东。 南宋《咸淳临安志》卷八七: 丁兰故居,在今艮山门外三十六里丁桥。 民国年间在此建乡,属杭县。1953年从杭县划入杭州市,仍称丁兰乡,1956年改称丁桥乡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文史百科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