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15条历史知识让你看懂《一步之遥》!

时间: 浏览:加载中...


       2014年贺岁档头牌《一步之遥》在12月15日全国公映,以任志强为代表的微博大V,道出了部分观众对姜文新片的困惑,简单形容三个字就是——没!看!懂!其实对于“理解姜文用意”这件事,大家基本上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想做到人前不露怯,只要不主动鸣响信号枪就成。看《一步》需要脑洞大开,但这些从电影中摘取的基础知识点能为你探到洞穴门口。当然了,继不继续往下钻,还是看你是否任性。

     一、史实与文化部分:

     1、马走日原型

      电影出处:即整部电影里的姜文。

      真实出处:阎瑞生,上海震旦大学学生,他挥金似土,好嫖嗜赌,1920年端午节前夕,输光所有身家后,盯上了上海名妓“花国总理”王莲英。6月15日,王莲英的尸体被发现在上海西区徐家汇镇的一片麦田里,其脖颈上有明显的勒痕。被捕后的阎瑞生在一审就判了死刑,于11月23日枪决。

旧时民国报纸对《一步之遥》故事蓝本“阎瑞生王莲英”案件的报道

      2、中国第一部长片

民国报纸对电影《阎瑞生》的报道及剧照

      电影出处:武六决定拍一部名为《枪毙马走日》的电影,电影还没拍完,她却爱上了这个“SM变态”。

      真实出处:“阎瑞生案”震惊了整个上海滩,中国影戏研究社两位主创陈寿芝、施彬元和商务创办人夏瑞芳之子夏筱芳三人决定将这一事件搬上银幕,陈寿芝甚至毛遂自荐扮演起阎瑞生,而王莲英扮演者则是一位名叫彩云的从良妓女,片名就叫《阎瑞生》(没有“案”、“惨案”、“传说”这些尾缀)。最后电影拍了胶片10本,每本10分钟,全长约100分钟左右,从案件发生到电影上映仅时隔半年,并且连演四年,空前卖座,经久不衰,堪称中国第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也是学者认定的中国第一部长片。

      3、现场直播

      电影出处:片中的“花域总统”选举被马走日做成了“全球第一次现场直播”,在这次直播上,舒淇饰演的完颜英通过台上的义举平息了一场欧洲战事。

      真实出处:历史上真正的首次现场直播也与“欧洲反战”的命题有关,那是在1937年9月30日,英国广播公司播出首相张伯伦从德国慕尼黑谈判归来的经历,现场由三架摄像机同时拍摄,采用的是每秒25帧的电视画面,这个节目在当时名为《我们时代的和平》,是被公认为人类史上首次真正的直播节目。

       4、赛二爷

著名作家兼音乐家刘索拉(左)客串出演“赛金花”,片中被誉为“北洋梦露”。

       电影出处:完颜英当选“花域总统”,马走日与项飞田呼唤“赛二爷”出场亲自为完颜英加冕,该角色由著名音乐家、作家刘索拉客串出演,时长仅一分钟。

      真实出处:“赛二爷”是晚清名妓“赛金花”的绰号,这位名妓在稗官野史中是“床上救国”的民族英雄,她曾被传在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之时,利用美色与智慧成功劝说八国联军司令瓦德西放下屠刀而避免了北京被进一步“屠城”,还有野史称八国联军放弃让“慈禧抵命”,也与赛金花从中的斡旋不无关系——这些野史现在看来均无正史佐证,“妓女救国”的赛金花与曾在《让子弹飞》被提及过的“小凤仙”异曲同工,这类“侠妓”均是姜文青楼情结的表达,同时也可顺延自姜文的下部作品《施剑翘》,施剑翘虽不是妓女,但其“民国侠女”的特质较之前两位更加明显。

      5、安南国

       电影出处:项飞田探监马走日时,几个头戴斗笠的门卫向他行礼,字幕提示观众,他说的是安南国语。

       真实出处:安南,即越南,据史料记载,在1918年,上海法租界警察机构中共有“华捕”353人,越南巡捕230人,电影中马走日最开始被关押的就是法租界监狱。事实上,《一步之遥》是部“多语种”电影,除了越南语,还涉及到法语、英语、意大利语、俄罗斯语等。

       6、阿乌卵

      电影出处:王天王在戏剧舞台上痛骂马走日为“阿乌卵”。

      真实出处:阿乌卵,原是上海、台州方言,指男人不爷们,头脑不聪明,瞻前顾后缺乏壮志,一个字,怂。而在大部分使用方式中,“阿乌卵”只是两人吵架时的第一句脏话,攻击力相当于“TMD”、“NYD”。其实《一步之遥》不仅是“多语种”电影,在地方方言上也琳琅满目,洪晃扮演的覃赛男在京腔与上海话之间自由转换;马走日和项飞田都是满人,时不时溜两句满语;马走日变装找王天王谈判时还说了一嘴的天津话;王志文全片讲上海话,刘利年扮演的武大帅全片讲山东话。

      7、文明戏

王志文在片中演绎的“文明戏”《枪毙马走日》并不文明

      电影出处:王志文饰演的王天王排演剧目《枪毙马走日》,但是看上去,好像不太文明哦。

      真实出处:文明戏是中国早期的话剧,它起源上世纪30年代末期(即影片故事发生时期),由天津曲坛上演十样杂耍演变而成,这类戏剧在演出时无正式剧本,可即兴发挥,曾在上海一带流行。真实历史中,在上海创办“新舞台”的著名京剧演员夏月珊、夏月润(“京剧大王”谭鑫培之婿)被“阎瑞生案”震惊,他们二人很快将它改编成文明戏,取名《阎瑞生》,演出历时半年之久,成为同时期最受欢迎的剧目。

      8、德先生赛先生

言德赛先生必提胡适

      电影出处:武六向父亲武大帅普及德先生赛先生,武大帅说那就是男盗女娼。

      真实出处: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同学们应该都不会对此陌生,“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一名词正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一大重要口号。“德先生”即“Democracy”的音译德莫克拉西,意为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而“赛先生”即“Science”的音译赛因斯,科学之意,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在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热血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向封建礼教以及封建专制思想猛烈开火,并由此走向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现在北大校园里还有“德先生”和“赛先生”的雕塑。

      三、电影致敬:

      1、《教父》

      电影出处:《一步之遥》第一场戏,文章扮演的武七找马走日和项飞田为如何洗钱支招。

      解析:从语境到造型全部模仿了《教父》的第一幕,当时马龙-白兰度替人平事,顶光摄影、黑西服红玫瑰全都一样,唯一变的是“教父”手里的猫变成了姜文手里的兔子,“兔子”在之后的奔月场景再次出现。

《一步之遥》明显致敬了《教父》中马龙-白兰度的表演片段

      2、伯克利式顶摄

万花筒式的大腿舞其实借鉴的是伯克利歌舞片

      电影出处:花域选举时的歌舞拍摄场景

      解析:很多观众认为本片华丽的歌舞片段模仿了去年小李的那部《了不起的盖茨比》,也有不少观众看出此片是对《红磨坊》的借鉴。但其实,姜文对这两部电影的导演巴兹-鲁曼并没多大推崇。如果按具体场景编排的相似度衡量的话,此片的歌舞场景更贴近与影片故事处在同一时代的巴斯比-伯克利歌舞片,最明显的片段就是那个遭遇审查危机但最终得以保留的“大腿下划过”的镜头,以及“用鸟瞰角度拍摄万花筒式的歌舞场面”的镜头,后者在影史上被称为“伯克利式顶摄镜头”。巴斯比-伯克利来自百老汇,身兼电影导演、制片人、编舞和音乐指导数职,为华纳拍摄了包括《第42街》(1933)在内的一系列经典歌舞片,创造了电影化的宏大场景设计和独特的摄影机角度及运动。观众第一次在大银幕上领略了百老汇风格的舞蹈场面的豪华壮观,彻底改变了歌舞娱乐的方式。伯克利对三、四十年代的美国歌舞片影响极大,他的导演手法成为当时歌舞片的标准语汇。

      3、《月球旅行记》

《一步之遥》对默片经典《火车进站》《月球旅行记》也有明显的致敬

      电影出处:马走日与完颜英吸食鸦片后出现幻觉,巨大的月亮向他们滚来,马走日开了几枪后,开着车,载着完颜英飞进了月亮。

解析:马走日与完颜英“奔月”的场景亦是“完颜英死亡”的离奇时刻,这一“奔月”场景也可看做是对《月球旅行记》的戏谑。《月球旅行记》是影史早期代表人物乔治-梅里爱的代表作。梅里爱是影史上第一个公认跳脱出卢米埃“单纯以镜头纪录生活”的电影人,他提出“电影是一个可以按照创作者的意志来观察、解释以至歪曲现实的新方法。”首次强调了电影的“作者性”。而这正是影片后段项飞田歪曲“奔月”场景而改为“马走日杀人段落”的电影创作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姜文的另一个偶像马丁-斯科塞斯曾在2011年拍摄过一部同为3D的电影《雨果》,用以纪念乔治-梅里爱,《一步之遥》的3D技术团队则来自于《雨果》。

      4、《火车进站》

      电影出处:马走日对武六吹牛时提到了《火车进站》和《水浇园丁》。

      解析:《火车进站》曾在上映时造成了影院观众的恐慌出逃,它的导演“卢米埃兄弟”也在影片开篇以旁白口吻介绍武六时被提及,旁白话:“她想当中国的卢米埃”。上文说道,“卢米埃尔兄弟”是公认的“电影之父”,而《火车进站》始终被看做“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曾在片中复刻了“火车进站”的场景,并以3D的形式革新了“进站”所带来的奇观性。而姜文则以它偏爱的“火车”元素(详见《太阳照常升起》及《让子弹飞》),在影片结尾以“火车出站”的方式与《火车进站》形成了互文。

      5、全景拍摄技术

      电影出处:武六发明了一台由三只猴子操作的机器人,机器人上360度架着数台摄像机,用来拍摄全景图像。

      解析:事实上,全景拍摄技术直到现今才被广泛运用,并且很少运用到院线电影中,它大部分运用在旅游景点虚拟导览展示、房产三维全景虚拟展示应用、公司企业宣传甚至电子游戏上。

      6、库里肖夫效应

“库里肖夫效应”

      电影出处:看完《枪毙马走日》样片后,项飞田在与武六、武七等人商讨电影创作,项飞田提到一个技巧:把马走日的笑脸和孩子的脸剪辑起来,他就是好人,把马走日的笑脸和被杀害的女人剪辑起来,马走日就是坏人。

      解析:这是对影史早期著名的“库里肖夫效应”的一种山寨说法,不过大体意思相同。“库里肖夫效应”证明了“剪辑术”对于电影的重要性,对如何强化梅里爱提出的“电影作者论”有具体指导意义。实践这一理论的最有名导演则是拥护列宁主义的同性恋者谢尔盖-爱森斯坦,他意识形态粗糙的《战舰波将金》因其纯熟而大胆的“蒙太奇手法”名垂影史。

       7、对镜说话

伍迪-艾伦是“对镜说话”的高手

       电影出处:结局中,马走日在红色大风车前阐述自己遭世人误解的经历,最终被台下枪击杀死。

       解析:风车一定不是在致敬中国实拍3D第一人“阿甘”的《唐吉可德》,那个马走日中枪坠落之后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对镜说话”也肯定不是在致敬李樯。姜文的电影风格常常被指承袭意大利电影大师费德里科-费里尼和前南名导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后者的金棕榈作品《地下》曾在2小时20分钟的歇斯底里后留下了影史上最有名的“对镜说话”镜头;而费里尼半自传式的电影《阿玛柯德》也有对镜说话的片段。再加上,此前提到的库布里克和斯科塞斯,姜文导演对偶像的崇拜在《一步之遥》中可谓“一步到位”,多种语言切换所形成的荒谬感是不是还有一丝昆汀《无耻混蛋》的味道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文史百科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