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姚合及其五首古诗解析
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众多诗人的作品流传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姚合作为唐代的著名诗人之一,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思想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将选..
题扬州禅智寺【唐代】杜牧,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从“蝉”和“秋”这两个字来看,其时当为初秋,那时蝉噪本已嘶哑,“一蝉噪”,说明音色的凄咽;在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也露出了萧瑟秋意。诗人在表现这一耳闻目睹的景象时,用意遣词十分精细。“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静中见闹,闹中见静。秋雨秋风则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
接着,诗人又从视觉角度写静。“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台阶长满青苔,则行人罕至;“满”字写出了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地写出了来人稀少,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寺内白鸟徘徊,不愿离去,则又暗示寺的空寂人稀。青苔、白鸟,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呈现孤单冷落之感。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从明暗的变化写静。禅智寺树林茂密,阳光不透,夕阳西下,暮霭顿生。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斜阳下小楼”,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透过暮霭深树,看到一抹斜阳的余辉,反映了禅智寺冷而不寒,幽而不暗。然而,这毕竟是“斜阳”,而且是已“下小楼”的斜阳。这种反衬带来的效果却是意外的幽静,格外的冷清,分外的沉寂。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至此,诗人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示出禅智寺的幽静,似乎文章已经做完。然而,忽又别开生面,把热闹的扬州拉出来作陪衬:“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禅智寺在扬州的东北,静坐寺中,秋风传来远处扬州的歌吹之声,诗人感慨系之:身处如此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伤感油然而生,不可遏止,写景中暗含着诗人身世感受、凄凉情怀。
这首诗写扬州禅智寺的静,开头用静中一动衬托,结尾用动中一静突出,一开篇,一煞尾,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艺术构思十分巧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众多诗人的作品流传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姚合作为唐代的著名诗人之一,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思想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将选..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唐代司空曙,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外 一作:青山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代王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
过香积寺,唐代王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酬张少府,唐代王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终南山,唐代王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接 一作:到)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
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唐代王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
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唐代王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