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咏怀(其一) 阮籍

image.png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译文

image.png

  深夜难眠,起坐弹琴,单薄的帏帐照出一轮明月,清风吹拂着我的衣襟。孤鸿在野外悲号,翔鸟在北林惊鸣。徘徊逡巡,能见到什么呢?不过是独自伤心罢了。

  创作背景

  阮籍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政治形势险恶,为了保全自己,他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作品鉴赏

  阮籍的《咏怀》82首是有名的抒情组诗,当中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

  《夜中不能寐》是《咏怀诗》的第一首,它表现了诗人生活在黑暗现实中的内心苦闷,反映了诗人看不见希望和出路的忧思。诗中以'明月''清风''孤鸿''翔鸟'的意象,映衬了自己不寐而弹琴的孤影,写出了诗人在长夜未央时代的'徘徊''忧思'。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这两句出自王粲《七哀三首》(其二):'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王粲夜不能寐,起而弹琴,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忧思。阮籍也是夜不能寐,起而弹琴,也是为了抒发优思,而他的忧思比王粲深刻得多。王粲的忧思不过是怀乡引起的,阮籍的忧思却是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产生的。南朝宋颜延之说:'阮籍在晋文代,常虑祸患,故发此咏耳。'(《文选》李善注引)李善说:'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这是说,阮籍生活在魏晋之际这样一个黑暗时代,忧谗畏祸,所以发出这种'忧生之嗟'。清人何焯认为:'籍之忧思所谓有甚于生者,注家何足以知之。'(《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何氏以为阮籍的'忧思'比'忧生之嗟'更为深刻,注家并不了解这一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诗词名句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