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东城晚望》的作者是谁?这首诗词的原意是什么?
《泗州东城晚望》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泗州东城晚望》是北宋文学家,词人秦观的一首七言绝句写景诗,此诗前..
《泗州东城晚望》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泗州东城晚望》是北宋文学家,词人秦观的一首七言绝句写景诗,此诗前两句着重写水,三四两句着重写山,主要描述了夕阳西下之后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向往一种朦胧而不虚幻、恬淡而不寂寞的境界。
这首诗画面的主色调既不是令人目眩的大红大紫,也不是教人感伤的蒙蒙灰色,而是在白水、青山之上蒙上一层薄薄的雾霭,诗人从而抓住了夕阳西下之后的景色特点,造成了一种朦胧而不虚幻、恬淡而不寂寞的境界。这种境界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是一致的。诗人当时站在泗州城楼上,俯视远眺,只见烟霭笼罩之下,波光粼粼的淮河像一条婉蜓的白带,绕过屹立的泗州城,静静地流向远方;河上白帆点点,船上人语依稀;稍远处是一片丛林,而林梢的尽头,有一抹淡淡的青色,那是淮河转弯处的山峦。
前两句着重写水。用了“渺渺”二字,既扣住了题目中“晚望”二字,又与后一句的“夕霏”呼应,然后托出淮水如带,同孤城屹立相映衬,构成了画面上动和静、纵和横的对比。舳舻的原意是船尾和船头,在这里指淮河上的行船。诗人可能是嫌全诗还缺少诉诸听觉之物,所以特意点出“人语”二字。这里的人语,不是嘈杂,不是喧哗,而是远远飘来的、若断若续的人语。它即使全诗的气氛不致于沉闷,又使境界更为静谧。
三四两句着重写山。在前一句中,诗人不从“山”字落笔,而是写出林后天际的一抹青色,暗示了远处的山峦。描写山水风景的绝句,由于篇幅短小,最忌平铺直叙,一览无余,前人因此这样总结绝句的创作经验:“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对此中“三昧”,诗人深有体会。在他笔下,树林不过是陪衬,山峦才是主体,但这位“主角”姗姗来迟,直到终场时才出现。诗的最后一句既回答了前一句的暗示,又自成一幅渺渺白水绕青山的画面,至于此山本身如何,则不加申说,留待读者去想象,这正符合前人所谓“句绝而意不绝”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泗州东城晚望》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泗州东城晚望》是北宋文学家,词人秦观的一首七言绝句写景诗,此诗前..
古诗《泗州除夜雪中黄师是送酥酒二首》 年代:唐 作者:苏轼 关右土酥黄似酒,扬州云液却如酥。 欲从元放觅拄杖,忽有麴生来坐隅。 对雪不堪令饱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