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与刘禹锡:并称刘柳的文学挚友
在中国唐代文学史上,柳宗元和刘禹锡以其深厚的友谊和卓越的文学成就,共同书写了一段佳话。两人不仅在政治上有着相似的遭遇,更在文学创作上相互切磋、互为知音,因..
柳宗元《重别梦得》。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柳宗元和刘禹锡是中唐时期同时代的人,柳宗元出生于773年,刘禹锡出生于772年,这两个伟大的文人不仅年龄相仿,也成为志同道合的知己。
在唐顺宗时期,以王叔文为首的官僚士大夫本着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弊端为目的,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我们熟悉的柳宗元和刘禹锡也参与其中。
然而,这场本是救世济民的改革,由于反对势力过于强大而失败,结局是唐顺宗被迫退位,其子李纯即位。
而这场改革的首领王叔文被赐死,其他成员均被流放。刘禹锡贬为连州刺史,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
两个月后,朝廷还嫌他们贬谪的不够远,便将刘禹锡贬到更偏远的朗州,柳宗元被贬到永州。
元和九年,也就是公元814年,被贬十年的柳宗元和刘禹锡接到诏令,从被贬之地回到京城。
本以为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命运就此改写,会在此后的仕途之路中顺风顺水。结果,刘禹锡由于一首《再游玄都观》再次被贬,让他彻底感受到“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的贬谪生涯。
而柳宗元的命运也没有好到哪里去,由于朝廷武元衡等人的阻挠,柳宗元在京城之呆了2个月,便又被贬到柳州。
此时的柳宗元和刘禹锡真是一对患难知己,命运也何其相似。在出发前,他们从京城一同出发,到了衡阳之后便分道扬镳。
前路茫茫,两人不禁心生感慨,于是互相写诗勉励对方,以表惜别之情。
我们今天要谈的是柳宗元写给刘禹锡的这首《重别梦得》。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二十年来,刘禹锡和柳宗元在官场上沉沉浮浮,当年,他们同为进士及第,一同进入仕途,然后又一同参与到政治革新当中。他们已经共同度过了二十个春秋。
一个人能有多少个二十年,命运将这对知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两人相识的二十年当中,柳宗元和刘禹锡历经了一样的沧桑和苦难。
短暂的相处之后,即将要各奔东西,而此次分别,也许再也不会有重逢之日,想到此处,不禁悲从中来,令人伤感不已。
谈到歧路,便会想起王勃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的时代充满了初唐气象,豪迈而雄壮。
然而,分别之时,能够几个人能真正做到不哭泣,不伤悲,柳宗元是无法做到的,站在分别的路口,朋友间的不舍、伤感、还有人生的失意涌现心头。
接下来,柳宗元安慰刘禹锡道:如果有朝一日,皇帝开恩,允许我们归隐田园,我们一定要永远做邻居,一同共享晚年,品茶喝酒、畅聊人生。
很多人读了这一句诗都会颇为感动,两个没有血缘关系之人,感情却如此之深。其情之重,其意之悲瞬间跃然而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中国唐代文学史上,柳宗元和刘禹锡以其深厚的友谊和卓越的文学成就,共同书写了一段佳话。两人不仅在政治上有着相似的遭遇,更在文学创作上相互切磋、互为知音,因..
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韩柳二人与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
柳宗元和荔子碑有什么故事?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失而复得的“荔子碑” “荔子碑”是过去每年祭祀柳宗元时用的祭歌,摘自唐..
唐宪宗元和10年(公元815年)6月,柳宗元被贬官来到柳州任刺吏,至元和14年(公元819年)11月8日,病逝于柳州。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柳宗元从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被贬到湖南永州整整10年后。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被改贬为柳州刺史。当年6月27日,柳宗元到达柳州。下面趣历史小编就..
因为永贞革新失败,805年9月,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805年11月,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司马。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柳宗元(773一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又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柳宗元的诗,共集中140余首,在大家辈出、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是存诗较少的一个,但却多有传世之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 柳宗元的佛学思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佛学思想 柳宗元一生好佛,他曾说:“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 柳宗元的哲学思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哲学思想 柳宗元是一个政治革新的人,推崇“古文”运动。柳宗元的哲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