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文化 满族传统的冰上运动简介

时间: 浏览:加载中...

  滑冰、滑雪 广泛流传于东北各地满族民间。由于东北地区结冰期较长,一年之中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结冰期,所以满族向有把冰雪视为一种圣洁的象征。据文献记载,清代把浑河的浮冰,列为里室祭招祖先的供品之一。每年小寒这一天,官府要到浑河凿冰窖藏,以供礼部火祭之用。而浑河又是宫廷冰上运动的天然大冰场。从那时起浑河一带的满族,就经常自发的在冰雪上进行各种体育活动。 乾隆皇帝的《冰嬉赋序》中的“固俗”,就是指当时百姓冬季的体育健身习俗。

  “固俗”就是民间所称的“跑冰鞋”。据说“跑冰鞋”后来一直是当时八旗子弟必须操练的一项军事项目。在北京每年冬季,都要在北海冰面上检阅八旗子弟的滑冰技术,规模相当盛大。

  后来又由跑冰鞋衍生出来的滑冰车、抽冰嘎(即冰上"打陀罗")、"冰戏"、"冰嬉"、"冰上足球"等多项冰上体育活动。满族入关后,又把这些冰上体育活动带到了北京。跑冰鞋是沈城(现在的沈阳)最早的一种滑冰运动,源于满族渔猎时期。清八旗兵的操练,并列为军事技术项目。最早使用的跑冰鞋,是用兽骨制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滑冰技巧的提高,沈城冰鞋演变成双刀与单刀两种。冰鞋木底上嵌有铁制冰刀,刀比木底短,停止、转弯可借助木跟。比赛者穿上冰鞋进行比赛,内容有比速度、“转龙射球”等。上个世纪50年代后,这种冰鞋在民间仍然可见到。

3.jpeg

  滑冰车:所谓滑冰车,是用一块二尺左右的长方形木板,在板下装上嵌铁条的横木做成。站在冰车上,双手紧握冰扦,向前支撑滑奔;另一种是指人在爬犁上,以冰扦子撑地、或借地形的坡向前行的一种体育活动。

  溜冰:左脚踏着一块小木板,板下嵌有铁条,右脚下缚上铁制脚蹬,不住地划蹬,推动左脚下的滑板向前飞奔,势如飞燕。

  踢行头:在清代十分盛行。冬季在冰地划界,两队队员脚蹬靰鞡(冬季保暖的皮鞋),来往攻守,将行头(熊皮或猪皮缝制的圆月形绵软物,或以猪膀胱灌鼓为囊,(形如今日之足球)踢入所划线中,得分多者为胜。

  抽冰嘎:冰嘎也叫“冰猴”,木制,圆形尖底,底都嵌铁钉或圆铁珠,中间有一圈凹刻。玩时,把缨鞭绕在凹刻处,放在冰上一甩,并不时抽打,冰嘎便飞转起来。

  雪地走 雪地走是一种满族妇女喜爱的一种雪上体育活动,是指降雪后,妇女穿上“寸子鞋”在雪地上行走,比赛速度快慢。雪地走为满族传统体育项目。由清代宫廷女子在雪地里比谁走得快而不湿鞋的活动演变而来。在北京、河北、辽宁等地广泛开展。通常作为运动会中的游戏表演活动,其趣味性强,能达到活跃赛场气氛之目的,深受观众欢迎。

  雪地走是在田径场或平坦雪地上取60米。80米或100米的距离,设起点和终点。要求将鞋底垫高10厘米(或穿木展)。走时既要维持身体平衡,又要有一定的速度,接到达终点的先后排列名次。

4.jpeg

  赛船-满语称“赛威呼”,是一场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后来出现陆地赛威呼的形式。比赛时,五人为一队,其中前四人面朝向终点,第五人朝向起点,四人排列同握两根木杆,第五人独握一根象征舵的木棍。一起朝终点正向或反向跑,以先达终点的队为胜。

  角觝:满语称“布库”,又叫撩脚,即摔跤。清入关前即已盛行。皇宫内时常有摔跤表演和比赛,并专设“善扑”营,对摔跤进行训练。在民间,这种体育竞技活动也广为流行。比赛时,双方只穿褡裢和短靴。预备时,两脚叉开站稳,两臂交叉顺肩至腰间,相互抱住。比赛开始后,可用摔、绊、背等招式,以把对方摔倒在地为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传统文化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满族文化瑰宝:独具特色的满族民歌

      满族,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其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其中,满族民歌作为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旋律、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满族..

    满族文化瑰宝:独具特色的满族民歌
  • 满族文化 侯宝林大师给人们留下多少欢乐

      侯宝林(1917年11月29日——1993年02月04日),满族,中国著名相声大师,表演艺术家.1917年出生于天津。因家境贫寒,四岁时被舅舅张金斌从外地..

    满族文化 侯宝林大师给人们留下多少欢乐
  • 满族文化 神秘的满族鹰文化简介

      满族先民的崇鹰习俗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这可以从某些考古文物中得到印证。1972年夏天,黑龙江省考古工作者在大小兴凯湖发现了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满族文化 神秘的满族鹰文化简介
  • 满族文化 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生平简介

      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满族,北京人。  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一个..

    满族文化 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生平简介
  • 满族文化 满族布枕是怎样做出来的

      满族的布枕是布缝的,是长方形六面体,所以称之为方枕,但是方枕的长、宽、高又有许多不同,有单人方枕、双人方枕、扁枕、耳枕、空枕、对枕等品类。枕头里面要塞进植..

    满族文化 满族布枕是怎样做出来的
  • 满族文化 满族民间剪纸是怎样流传的

      满族和其他民族一样,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对美的热爱和欣赏习俗,并以自己的慧心巧手美化生活,创造出丰富多彩又具有民族风格的民间工艺,其中以剪纸和刺绣最..

    满族文化 满族民间剪纸是怎样流传的
  • 满族文化 满族语言文法简介

      满语有6个母音,22个辅音,10个用于拼写汉语词汇的特殊字母。母音分阳、阴、中三性,同性母音互相和谐,辅音也有和谐现象。满语字母在词头、词中、词尾的书写方..

    满族文化 满族语言文法简介
  • 满族文化 满族语言文化发展史

      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族先人女真曾经使用过女真文,明代失传。属于黏着语,语音上有不完全元音和谐现象。    满文是..

    满族文化 满族语言文化发展史
  • 满族文化 满族的子弟书是怎样盛行的

      子弟书是中国清代北方的一种满族说唱文学,属鼓词类。盛行于乾、嘉、道三代,至光、宣时始趋于没落。因为它的“词婉韵雅”(注:闲园《金台杂俎》:“分东西城两派,..

    满族文化 满族的子弟书是怎样盛行的
  • 满族文化 满族-quot;珍珠球-quot;是怎样一种运动

      “采珍珠”是满族民间体育活动中的一种球类比赛,已有很长的历史。参赛双方各六人,其中各有一名队员站在场子一端手持网捕捞"珍珠"(球),各..

    满族文化 满族-quot;珍珠球-quot;是怎样一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