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为何会在老年时造反?是他不想早动手吗?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司马懿为何会在老年时造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公元249年,魏帝曹芳率曹爽、曹羲兄弟及部分朝臣,去高平陵祭扫魏明帝曹叡,装病的司马懿利用洛阳空虚的时机,在司马师、蒋敬等的帮助下,立即发动了著名的高平陵政变,一举铲除曹爽一党,从此大权独揽,为司马氏夺取曹魏天下奠定了基础。

  司马懿在古稀之年发动高平陵政变

  高平陵政变时,司马懿已经70高龄,两年后司马懿病逝,享年73岁。司马懿为什么不早点发动政变,非要熬到70岁才行动呢?其实不是他不想早反,而是时机不成熟,只能熬,熬到水到渠成才好下手。

  具体情况分析如下:一、天时未到,必须熬到曹魏气数尽了才能动手

  所谓天时,不是虚幻的那些玄学,而是一种客观规律,或者说是时机。

image.png

  任何一个王朝,刚建立时一般都会欣欣向荣,自然带有一种新气象。而这个新朝代一般建立在或长或短的战乱基础上的,新朝建立,疲于战争的民众都期盼与民休息,安居乐业。如果新王朝的统治者能够顺应这股民心,新朝就会呈现欣欣向荣的气象。

  而到了王朝后期,君主往往骄奢淫逸,内政不修,税赋繁重,民生凋弊,政权岌岌可危,如果有贤明之臣匡扶矫政,王朝还能延续,如果没有社稷之臣力挽狂澜,那么这个王朝的气数也就将尽了。

  汉朝经过刘邦梦幻开局、文景之治、武帝巅峰、汉宣中兴,国势日强。西汉后期虽然君主衰弱,还发生王莽篡汉,但国势未衰,气数未尽,所以光武能够重续汉祚,实现中兴。

  东汉后期,君昏政腐,国家已经积弊丛生,没有能臣力挽狂澜,因此国势一直衰落下去,经过黄巾起义和董卓乱政,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汉朝名存实亡,气数也就尽了,刘备强续汉祚,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

  这么多人才追随曹操,一是为了建功立业,利用乱世谋得出人头地。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改朝换代,这样自己的地位就会水涨船高。

image.png

  由于这些人才长期追随曹操南征北战、东讨西杀,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积累了深厚的友谊和忠诚度,因此,他们和他们后代对曹魏的忠诚度是非常高的。

  有这帮高忠诚度的老臣及其二代在维护曹魏统治,司马懿想下手,也难以撼动曹魏的根基。所以司马懿只能忍,只能在忍耐中等待,一直等到这帮曹魏的忠臣凋零差不多了才好动手。

  曹魏的老臣们凋零以曹真和张郃的死为一个标志,这两位都死于公元231年,但那时魏明帝年富力强,即使老将凋零了,依然能够拔擢年轻才俊为己所用,并且对司马懿的驾驭也得心应手。

  魏明帝驾崩前,对辅政大臣也是精心进行了挑选,从宗族中选择了曹真的儿子曹爽,从能臣中选择了司马懿,曹叡是希望通过两人的互相制衡确保过渡到曹芳成长成熟。

  曹魏老臣凋零,曹叡让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政,也是让他们互相制衡

  但是曹魏老臣的凋零,却给了原来被曹操打压的士族一个崛起的机会。九品中正制本来实行之初,是想兼顾士族与寒门的利益。但在实行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寒门”的格局。

  士族本来对曹操打压他们颇有怨言,即使重新被启用,也对曹魏政权并不忠心,毕竟曹操是宦官之后,本来就让士族看不起。

image.png

  司马懿本来也看不起曹操,因此,当曹操一开始请司马懿出山时,司马懿是拒绝的,并且还装病。后来是在曹操下达不出山就格杀的强制令后被迫出山的。

  士族们在对曹魏离心离德的同时,也在寻找自己的代言人。司马懿在长期的煎熬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士族的代表取代曹魏符合士族们的阶级利益。

  曹魏老臣的凋零和士族阶层的崛起,此消彼长后,忠于司马懿的士族阶层逐渐成为有话语权的一群人,而这个格局在魏明帝去世后逐步形成。

  司马懿熬死了曹魏政权的三代掌门人之后,终于等到了有利于自己的人和局面。三、势力未到,必须等到自己的羽翼丰满才好动手

  天时和人和都具备条件了,但如果自己没势力或者没能力,同样有可能功败垂成。司马懿熬和等,一来是没机会,二来是自己的势力没有达到举事的地步。

  曹魏三代掌门人,其实对司马懿都有所提防的。

  曹操对司马懿一直提防的,只用其策,不给实权

  曹操虽然欣赏司马懿的才华,但也听闻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因此对司马懿处处提防,基本上曹操在世的时候,司马懿以出谋划策为主,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基本没有掌握什么实权。《晋书.宣帝纪》: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

  曹操还多次告诫曹丕,司马懿非久为人臣之人,让曹丕提防司马懿。由于司马懿做事谨慎,又得曹丕说好话,曹操的疑心才逐步打消。

  曹丕当政时,司马懿逐步有了一些实权,先后担任尚书、督军、御史中丞、大将军等,那时候的曹丕有点像刘邦,喜欢自己带兵出征,司马懿就留守许昌,担任萧何、荀彧的角色。这一阶段由于曹魏的忠臣良将颇多,司马懿没有机会,只能继续伪装,继续熬。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司马懿虽然是顾命大臣,却被魏明帝放了外任,屯兵宛城,南防孙权,西监视孟达,并成功地挫败了孟达的反叛。

image.png

  在诸葛亮三次北伐后,魏明帝决定主动出击,调司马懿和曹真、张郃共同领兵伐蜀,由于天气大雨,无功而返。

  诸葛亮第四次、第五次北伐时,司马懿成为抵抗的主要力量,熬死诸葛亮后,曹真、张郃先后凋零,司马懿成为曹魏的中流砥柱。青龙三年,司马懿升太尉,大权在握。在平定辽东后,食邑达到二个县。

  曹芳即位后,司马懿羽翼渐丰,势已养成,造反水到渠成

  曹叡死后,司马懿与曹爽辅政,才能与业绩力压曹爽,多次打退东吴的入侵,公元241年,食邑增到四县共万户,子弟十一人封为列侯,自己为太傅,长子司马师为中护军,军中、朝中都有一大帮追随者,这个时候的司马懿已经完全形成了自己的势力,所缺的就是时机而已。

  曹爽排挤司马懿,司马懿装病骗过了曹爽,当曹芳和曹爽等曹氏子弟去高平陵扫墓时,司马懿抓住机会,一击而中,从此,历史的方向盘牢牢掌握在司马氏手里,一直到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综上分析,司马懿之所以在70岁时才发动政变,主要是之前时机不成熟,水未到、渠难成,不管是天时,还是人和,以及自己的势力,只是到了曹芳时代,才逐步条件具备,当合适的时机来临时,司马懿就如同蛰伏的眼镜蛇一样,突然暴起,一击而中。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以后,司马懿也就正式谢幕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司马懿家族:从河内名门到两晋王朝的权力轮回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司马懿家族的权力轨迹堪称传奇。这个以河内郡为根基的世家大族,自东汉末年崛起,历经三国鼎立、西晋统一、东晋偏安,最终在南朝刘裕的篡位中走..

    司马懿家族:从河内名门到两晋王朝的权力轮回
  • 司马懿如何降伏青州兵:权力博弈与战略智慧的交织

      青州兵作为曹操起家的核心军事力量,其成分复杂、意志坚韧,却在曹魏政权更迭中成为关键变量。司马懿能成功降伏这支曾“擅击鼓相引去”的流民武装,既源于其政治手腕..

    司马懿如何降伏青州兵:权力博弈与战略智慧的交织
  • 曹丕登基背后的三大功臣:司马懿、贾诩、吴质谁的影响最深?

      曹丕能够从曹操众多子嗣中脱颖而出,最终登基称帝,离不开三位关键人物的辅佐:司马懿的深谋远虑、贾诩的决胜千里、吴质的奇谋百出。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曹丕..

    曹丕登基背后的三大功臣:司马懿、贾诩、吴质谁的影响最深?
  • 曹丕最应该感谢的人:贾诩、吴质还是司马懿?

      曹丕能够从曹操众多子嗣中脱颖而出,最终登基称帝,离不开三位关键人物的辅佐:贾诩的深谋远虑、吴质的奇谋百出、司马懿的隐忍辅佐。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曹丕..

    曹丕最应该感谢的人:贾诩、吴质还是司马懿?
  • 崤山奇缘:司马懿与胡昭的生死师徒情

      在三国时代的烽火硝烟中,司马懿与胡昭的相识如同一道清流,既有乱世中的生死相依,又有师徒间的智慧传承。这段跨越半生的交情,始于崤山的一次求学,深于一次惊心动..

    崤山奇缘:司马懿与胡昭的生死师徒情
  • 司马懿的暗夜梦魇:揭秘让冢虎颤抖的三位隐形克星

      三国博弈的棋盘上,司马懿与诸葛亮的智谋对决常被后人津津乐道。然而翻开史书细察,这位"冢虎"真正的恐惧,却源自曹魏阵营中三位深谙制衡之道..

    司马懿的暗夜梦魇:揭秘让冢虎颤抖的三位隐形克星
  • 诸葛亮与司马懿:生死之序与寿命长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诸葛亮与司马懿两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然而,这两位智者的生命轨迹却有所不同,..

    诸葛亮与司马懿:生死之序与寿命长短
  • 司马懿与诸葛亮:早年名声差异之探秘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司马懿与诸葛亮无疑是两位最具代表性的战略家与政治家。然而,尽管两人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

    司马懿与诸葛亮:早年名声差异之探秘
  • 司马懿:历史评价为何褒贬不一?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司马懿无疑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作为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曹魏政权乃至西晋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

    司马懿:历史评价为何褒贬不一?
  • 诸葛亮与司马懿:智谋与权谋的巅峰对决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无疑是一个英雄辈出、智谋横行的时代。其中,诸葛亮与司马懿作为蜀汉与曹魏两国的重量级人物,他们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

    诸葛亮与司马懿:智谋与权谋的巅峰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