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除掉魏延?就是因为看出了魏延有反骨吗?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你真的了解诸葛亮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说起诸葛亮,那是对于兴复汉室,鞠躬尽瘁,孜孜以求。但是,诸葛亮统领三军,六出祁山,却仍然能没有取得成功。其实私底下,诸葛亮在分析天下大势时也认为,在三国鼎立的局势中,蜀国是最为弱小的一方,蜀国的实力不仅远远落后于独占中原的曹魏,也弱于刚刚夺得兵家必争之地荆州的东吴。这些他在著名的《后出师表》已经说得非常的详细了。但他仍然知其不可而为之,以报答先帝刘备的三顾茅庐之恩情。

  相传,诸葛亮于军中闲暇时,写了一本《马前课》,在这本书中,预言了后世的天下大事。神奇的是,在这本书之中,他也对于他的伐魏事业的和自身的命运进行了一个总结。在《马前课》中,诸葛亮是这么说的:“无力回天,鞠躬尽瘁;阴居阳拂,八千女鬼。”

image.png

  这一课,是诸葛亮对他自己的预言,在经历了四百年的国运之后,汉家王朝气数已尽,终结已经是天命,一切努力都是无力回天,但他还是要尽己之力辅佐刘禅,不负刘备三顾之情,托孤之义,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并预言在自己劳累而死之后,蜀国的局势将会纷扰不断,最终被“八千女鬼”所吞并。果不其然,诸葛亮于六次出师北伐曹魏,力图恢复中原,但是,每次都功败垂成。而且在最后一次北伐时,随着天空中将星的陨落,诸葛亮病逝于陕西渭水南岸五丈原。就如同他在《出师表》中写的那样,为了再兴汉室耗尽心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在诸葛亮逝世后,宦官黄皓当政,刘后主更加的昏庸,小人当道,忠臣受到排挤和陷害,尽管满腹经纶大将军姜维,也只能维持残局,可谓是“阴居阳拂”。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钟会大举南征,姜维据守剑门关,魏国另一位大将邓艾却直取蜀汉重镇江油,进入成都平原。后主刘禅在没有抵抗的情况之下,就迫不及待地投降曹魏,蜀汉至此终结。前文提到过“八千女鬼”指的就是魏国。

  诸葛亮不仅智慧过人,而且善于分析骨相,据说,通过分析魏延的骨相,预言魏延日后必反,结果,不出所料,在诸葛亮死后,魏延果然谋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image.png

  话说当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击败曹操之后,曹操的势力开始北撤,刘备顺势占领了荆州。作为裨将的魏延,在长沙杀了太守韩玄,并救了黄忠之后,前来投奔刘备。刘备大喜,诸葛亮却大怒,命人拖下去把他给砍了,当时的所有人都很纳闷,诸葛军师为何要杀魏延,之间,诸葛亮说道,魏延的后脑上长了块反骨,必定不是一个安分的人,日后必反。所谓“反骨”,也就是“枕骨”,就是后脑勺的头颅骨比较突出,一些人枕骨突起,侧面看他们的头像,就像一个刻意夸张了的问号,按照当时相骨之术的看法,这是一种不吉利的骨相。因为魏延天生反骨,诸葛亮算计日后魏延必反,所以,诸葛亮死的时候吩咐了杨仪、姜维,如果魏延有不轨的行动,就按照交付给他们的锦囊行事。后来,魏延真的造反,让早就在魏延身边当卧底的马岱给杀了。

  不过,后世也有不少人认为,诸葛亮仅仅凭借魏延的长有反骨,便认为魏延必反,未免有点太过于唐突。如果魏延真有反骨,刘备就不会对于魏延这么信任,让他做汉中太守,一生谨慎的诸葛亮就应该不会让他独当一面掌握兵权。后世也有人为魏延不平的,认为魏延投降刘备后,跟随刘备和诸葛亮征战各地。刘备死后,魏延多次参与北伐,在北伐之中魏延屡立奇功。魏延戎马半生,为蜀汉的江山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在死后却要背上谋反的千古骂名。

  不过,虽然魏延死的有点冤,平心而论,诸葛亮杀掉魏延,显然是一个聪明的决策。众所周知,魏延智勇双全,是蜀汉中后期屈指可数的勇将,也是不可多得的谋士,但他有一个缺点,就是心高气傲。论才干,魏延不在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之下。但他的傲慢却仅次于关羽,。我们知道,刘备是历史上少见的知人善任的明君,魏延当然俯首帖耳,不会产生二心;刘备死后,诸葛亮当政,魏延更是不会稍有懈怠;而诸葛亮死后,刘禅势必当政,刘禅是一个昏君,诸葛亮之下的众臣资历与魏延相比都是非常的浅,而姜维是诸葛亮信任的接班人。可当年魏延投奔刘备之时,姜维还一个黄毛小子,向诸葛亮提出奇袭子午谷的战略时,姜维只不过是天水城一个小小的中郎将。纵观当时的蜀营帐下,五虎大将已亡其四,只剩下老迈的赵云。如此目中无人的魏延,又怎能对刘禅和姜维等人甘拜下风呢?魏延很可能就不会如此的恭顺了,也许他就会拥兵自重,甚至自立为王,这也正是诸葛亮所忧虑的。为了蜀汉的安定团结的大局,为了给蜀汉的主帅姜维扫清障碍,诸葛亮不得不借杨仪的手杀掉魏延。从这个道理上来说,除掉魏延是合适的。

  总之,也许诸葛亮不一定像人们说的那么的神,但是他绝对是一个聪明的预言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斩马谡的事件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转折点。这一决策不仅直接导致了蜀汉北伐战略的受挫,也引发了后世对于诸葛亮用人、决策以及军纪执行等..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千古佳话。那么,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到底有多强?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智..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在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下,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厚的谋略,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军事家与政治家。然而,他多次北伐曹魏却以失败告终,这不禁让人发问..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为了蜀汉的顶梁柱,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相”。然而,在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的征途中,并非一帆..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传奇人物。他提出的“三分天下”策略,更是被后世视为经典中的经典。然而,令人意想不..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
  • 诸葛亮的老家探秘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才智和无私的奉献而名垂青史。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发明家、文学家。那么..

    诸葛亮的老家探秘
  • 诸葛亮好友缘何多投曹营?

      在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谋和忠诚的品质,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然而,令人好奇的是,诸葛亮在襄阳求学时结交的四位好友——汝南孟建(字公威)..

    诸葛亮好友缘何多投曹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