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舞蹈 布朗族舞蹈共有多少种形式
布朗族舞蹈丰富多姿,几乎老幼都能会跳舞。舞蹈的称呼各地不同。西双版纳布朗族称“跳摆”,保山、临沧地区的布朗族称“打歌”,思茅地区的布朗族称“跳歌”。汉书文..
布朗人的婚礼不寻常,一对情侣的婚典要重复举行2至3次。第一次在定亲之后,姑娘被接到男方家举行拴线礼仪式。此后新郎、新娘各回各家,尽管新郎每夜必宿老丈人家,但白天仍然回到自己家中劳动生活。直到举行了第二次婚礼,新娘才正式嫁到夫家去当儿媳妇。第三次的婚典往往办在婴儿出生之后,这次一定要杀猪宰牛喝喜酒,招待全村寨的亲朋好友。
布朗族青年在恋爱前,必须要举行一种名为“节”的成人礼仪式——染黑牙齿,通常女十三岁、男十五岁时举行。每年寨中都有达到成丁年龄的少男少女,他们相约在一起,在夜晚来临时,聚在火塘边,燃起柴火,在戏耍玩笑的欢乐气氛中,少女们用“考阿盖”(即红毛树枝)在铁锅片上烧取黑烟灰,然后男女取烟灰,相互将对方的牙齿染成黑色。只有经此染黑牙仪式,他们才算正式进入成年,从而获得恋爱、婚配的权利。
成人礼之后,小伙子开始走村串寨会姑娘,物色好对象之后,男青年应把自己找到对象的事告诉父母,由父母请一位老人带上一包茶叶,一包草烟去向女方父母正式提亲,女方父母如果同意这桩婚事,便收下礼物,请亲戚朋友和头人来吃草烟和喝茶,向朋友们公开女儿的亲事,并商定婚期。从此小伙子和姑娘便可同床。
同床之后的一年内,必须举行第一次婚礼。第一次婚札是在定情之后举行。当预定的婚期来临时要举行“偷女婿”的仪式。半夜鸡叫时分,新娘和女伴们悄悄来到新郎的住处,推醒新郎,轻轻说声“时间到了。”新郎立即起身,背起早已装好的挎包,跟着新娘和他的女伴们到女方家去,这就叫“偷女婿”。在新郎来到之前,新郎的岳母早已等候在竹楼门口。女婿到来时,送给他一件新衣。女婿也从挎包里取出一对蜡条插在门上,作为结婚的象征。
这时屋里早已宾客满座,恭候佳期。一对新人进门后、并头跪在老人面前,由头人、长者、亲友将一缕缕白线缠在新娘新郎的手婉 上,有些地方不举行拴线仪式,婚礼也不在女方家举行,而是在埋寨桩的地方举行。从前,这种仪式由头人主持,主人要杀猪、宰鸡,将一个猪头和一只鸡送给主持仪式的头人。仪式在头人的主持下将一瓶酒、一碗饭和一碗肉放在寨桩前祭礼寨神。然后再去佛寺中拜佛,之后再认亲。这次仪式实际就是男方认妻,女方认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布朗族舞蹈丰富多姿,几乎老幼都能会跳舞。舞蹈的称呼各地不同。西双版纳布朗族称“跳摆”,保山、临沧地区的布朗族称“打歌”,思茅地区的布朗族称“跳歌”。汉书文..
布朗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对其有不同的称呼。中国布朗族全部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境内,其余散居于临沧地区、思茅地区和保山市..
布朗族具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其中,布朗弹唱是深受布朗族喜爱的民歌演唱艺术,弹唱内容渗透到布朗族悠久历史和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劳动歌、礼仪习俗歌、情歌..
布朗族人一生与茶密不可分。茶树是家庭财富的标志,茶叶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茶是布朗族社会生活和人们交往的重要媒介。布朗族同茶的亲密关系,生动地反映在布朗族..
布朗族又被称为帮、阿瓦、或是翁拱。主要分布在云南,保山等地。作为一个,信仰小乘佛教的民族,许多传统节日都与宗教活动有关,其中年节和洗牛脚最具民族特色。 ..
布朗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的一个非常古老的少数民族,并且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主要是分布在我国云南的一些地区,有着本民族的语言、歌曲、舞蹈和特殊的风俗。以农..
布郎族用傣语叫“京比迈”,是布郎人最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吃红糖糯米粑粑,还要用芭蕉叶包成两份,各插上一对蜡条,两朵鲜花,关到家庭长家中:一份装入..
布朗族民歌,内容丰富,曲调繁多。每逢结婚、迁新居、过年节或劳动之余,年轻人都爱对歌。布朗族民歌十分丰富,按其音调大体可分为“索”、“胜”、“宰”、“拽”、..
布朗族有从妻而居的习惯,布朗族的男孩与女孩到了十四五岁时要举行“漆齿”的成年礼仪式。届时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铁锅片烧取红毛树黑烟,彼此为异性染齿。染齿意..
茶是大自然馈赠勤劳善良的布朗族的珍品。在布朗人的生活中时时事事离不开茶。千百年的茶缘,布朗人说茶、吃茶、唱茶、用茶……可谓到了及至。布朗族是中国古代“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