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钟馗是什么意思?端午节跳钟馗是怎么来的?

时间: 浏览:加载中...

  跳钟馗,是中国一项古老的民俗表演活动,现在主要分为南北两派。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南派跳钟馗”,以古徽州歙县地区最为突出,又称“嬉钟馗”。盛行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歙县跳钟馗多在端午节演出,寓意消除五毒,四季平安,以求驱邪降福,保佑村民平安。

  跳钟馗有《出巡》、《嫁妹》、《除五毒》等多种内容,体现了民众崇尚钟馗刚正不阿、除害降福的美好愿望。

  “北派跳钟馗”,以陕西省西安市户县最为突出。古时跳钟馗常用在送孤、除煞之科仪,所谓送孤意即普度之后送走孤魂野鬼,以免邪魅驻留不去。

image.png

  详细解释

  “南派跳钟馗”,起源于宋元时期,盛于明清之际,每年端午节,在古徽州歙县的堨田村、上朱村、雄村、渔梁村都会举行“跳钟馗”活动,以求赐福镇宅,保佑平安。堨田村端午跳钟馗最为完整突出,源于宋元,盛于明清,衰于近代,但是一直没有断绝,即使在特殊时期,也由白天改到晚上偷偷举行。

  堨田上朱本为一村,后来拆分为堨田村和上朱村,钟馗表演也就衍生出两班人马。堨田村的整个"跳钟馗“”表演包含多个曲目,可能不同年份会有增减。但是,一般都会保留最经典的《嫁妹》《巡街》《除五鬼》这些曲目。其中又以《嫁妹》最为喜庆,有红袍官服钟馗、钟馗妹妹、媒婆、轿夫、丫鬟、乐队等人物。

  《巡街》曲目最繁盛,有蓝袍钟馗、护法、酒夫、蝙蝠王、蛇、蝎、蛤蟆、蜈蚣、蜘蛛等人物,包含四个仪式:拜老郎、登高、斩五毒、谢老郎。钟馗巡街过程中,经过十字街口、河桥,必要燃放炮竹,以助钟馗除五毒。经过村民家门口,村民会自行烧纸焚香,燃放炮竹,抬出八仙桌,迎接钟馗进家。

  《除五鬼》最为惊心,也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在村落水口的明代石桥“普济桥”上举行,钟馗手持朝笏变宝剑,“砍去”五鬼头颅,然后冥纸卸妆,焚香祭拜,送钟馗神回天。雄村端午跳钟馗,主要是形成于明朝,主要表演曲目是《除五鬼》,原来参演人员为村中男人,随着改革开放,村中男人多以外出务工。后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引导下,由村中妇女组成一支跳钟馗的队伍,并且增加了喷火的表演。

  渔梁村端午跳钟馗,源于明朝,古代主要是以木偶架在肩上嬉耍,后来发展到由人扮演钟馗,在村中巡游嬉耍,其主要表演曲目也是《除五鬼》,为村民祈福,保平安。主要表演形式是,先由五个头系白毛巾,身围红、紫、绿、灰、黄五色包肚,手持棍、叉、脚蹬软底绣鞋的邪恶小鬼,在锣鼓声中上场,绕两圈,摆开架势,呐喊逞威。然后钟馗面涂青绿,口带长髯,头顶乌纱,足蹬草鞋,筐篮垫肚,畚箕挂股,外罩紫红袍,右手持宝剑或持朝官玉板,前有蝙幅引路,后有黄罗伞盖,旁有酒坛侍者,一步一趋。

image.png

  “北派跳钟馗”,主要有:钟馗降神、钟馗出巡、钟馗除邪、钟馗赐福、钟馗凯旋等五个段落。现代跳钟馗是人们在春节前后,端午前后,夏收前后,秋收前后,一年四季进行庆贺,祈福,镇宅,驱邪,祈求四季安康,人寿年丰,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盛世六和等群众需要活动和群众节庆祈福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

  但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没有进行系统的挖掘和整理,又随着分田到户后,对跳钟馗集体节庆活动的遂渐减少,几近失传,二〇〇五年底,由西安钟馗文化艺术研究所与西安钟馗故里欢乐谷度假村王宽喜先生,组织民俗爱好者及研究所专家,在资料几近空白的情况下,根据民间老艺人口传,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和整理,复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文史百科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