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唯一害怕的人是谁?只可惜早逝了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中国历史上历经过多个乱世,王朝的更替中必定是由分到合,名著《三国演义》中有一句话概括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隋朝末年,由于杨广太过于急功近利,最终断送了短暂的盛世王朝,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发生反叛,与乱世相伴随的是“英雄”。自古乱世出英雄,许多能人志士借助乱世的舞台来展现自己的抱负,希望能够建功立业。李世民唯一惧怕的人,此人若不早逝,李唐王朝或将不复存在。

image.png

  隋朝模拟那,统治者征敛无度,丝毫不考虑天下百姓的感受,并且沉重的徭役使得百姓怨声载道,骸骨遍及荒野,加上灾荒年的饥馑,最终爆发农民起义。农民揭竿而起,这一场起义风暴迅速席卷全国,主要有瓦岗军、窦建德军、杜伏威军等。在隋朝统治摇摇欲坠之时,许多地方豪强也乘势起兵造反,纷纷割据一方,其中雄踞太原的李渊所部实力强大,并进军关中,直取长安。

  不久,宇文化及发动兵变,弑杀隋炀帝,自此宣告隋朝灭亡,而后割据地方的起义军大都自称皇帝,一时间天下大乱。乱世争雄,最终鹿死谁手都难以预料,李渊最终能够夺得天下其实也并非易事,其中有重重阻挠,地方割据势力都很强大,统一之路非常艰难。

  公元617年,李世民劝其父李渊起兵,得以受封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次年,李渊罢黜隋恭帝自立,称帝,改国号为唐,李世民进封秦王。唐朝建立后,疆域其实非常小,李世民于四方征战,逐步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在唐朝西部地区有薛氏家族的威胁,李世民在此战中吃了不少亏。

  在秦末有西楚霸王项羽,隋末有西秦霸王薛举。薛举是隋朝末年地方割据群雄之一,他容貌魁梧,骁勇善射,并且家财万贯,好结交各地的英雄豪杰。隋朝末年,陇西地区盗贼四起,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薛举乘机起兵造反,开仓散粮来赈济地方穷苦百姓。不久后,薛举自称西秦霸王,建年号为秦兴,封其长子薛仁杲为齐公,次子薛仁越为晋公。薛举后来趁势占据陇西之地,拥兵十三万余人,称雄于北方边地。

  公元617年,薛举自认为有雄厚的实力,于是在兰州地区称帝。同年十二月,薛举率举兵筹划攻取长安,当时唐王李渊还是拥立隋恭帝,于是派遣李世民率军对抗薛举父子,没想到薛仁杲被李世民打得打败,唐军追至陇坻才撤兵。薛举此时也无奈,于是询问部下:“古时有投降的天子吗?”大多数部下认为可投降唐朝,南越武帝赵佗归汉,蜀国后主刘禅出仕晋朝,所以很多下属认为可以投降,有人却极力反对,不能以一时成败而论亡国之计。

image.png

  此战之后,薛举重振旗鼓,联合突厥共犯长安,只可惜没有成功。薛举多次进犯长安,给李世民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可李世民用兵神速,也给薛举带来不小的阻挠。公元618年,薛举率全部兵力进击泾州,唐朝以李世民为元帅予以抵抗,可唐军遭到打败,并且俘虏唐朝大将李安远、刘弘基等人,李世民无奈领军逃回长安。

  同年八月,薛举部下认为唐军刚刚受挫,短时间内难以抵抗进攻,便建议直取长安城,并且得到同意。对于薛举而言,形势一片大好,于是整军待发,在出征前薛举却突然病逝,事情便搁置下来,进攻长安的计划也因此落空,机会不等人。后来薛举长子薛仁杲继位,而唐军也休整完毕,最终薛氏政权很快就被唐所灭。

  或许是天佑大唐,如果薛举尚未病逝,率大军进犯长安,唐朝危在旦夕。多次与薛举交战,李世民深知其勇猛,也是李世民唯一畏惧的人,若他不早逝,李唐王朝或将不复存在。战机转瞬即逝,西秦霸王薛举嗜杀成性,能够为唐朝所灭,也是百姓之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野史秘闻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李世民一生犯过的错误探析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帝王,在其一生中也犯..

    李世民一生犯过的错误探析
  • 李世民敢造反,朱棣为何却不敢?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和朱棣都是极具传奇色彩的帝王。然而,在对待皇位继承的问题上,两人的选择却截然不同。李世民在父亲李渊还在世时便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成功夺得..

    李世民敢造反,朱棣为何却不敢?
  • 李世民逝世后,武则天为何能带发修行?

      在唐朝初期,一段关于武则天在李世民逝世后的特殊经历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在李世民去世后,按照宫规本应前往感业寺出家为尼。然而,令人不解的..

    李世民逝世后,武则天为何能带发修行?
  • 武则天:从李治宠爱到李世民冷落的背后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她不仅以才华和智慧著称,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然而,在武则天的宫廷生涯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她得到..

    武则天:从李治宠爱到李世民冷落的背后原因
  • 同样夺位,朱棣与李世民名声差异探析

      在中国历史上,皇位更迭往往伴随着权力的斗争与血腥的冲突。其中,明成祖朱棣与唐太宗李世民都是通过非常手段夺取皇位,但两者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大相径庭。  一、时..

    同样夺位,朱棣与李世民名声差异探析
  •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的交战记录

      秦王李世民,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唐太宗在即位前的封号,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战略眼光著称于世。而薛举,隋末唐初的割据势力之一,自称“西秦霸王”,同样是一..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的交战记录
  • 李世民与朱棣:反与不反的背后动因探析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和朱棣都是著名的皇子,且都曾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展现出强烈的意愿和行动。然而,李世民敢于发动玄武门之变,反对其父李渊并成功登基;相比之下,..

    李世民与朱棣:反与不反的背后动因探析
  • 李世民:兼具汉族血脉与鲜卑影响的杰出帝王

      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邃的政治智慧以及开创的“贞观之治”而闻名于世。然而,关于他的民族身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一些讨论。那么,..

    李世民:兼具汉族血脉与鲜卑影响的杰出帝王
  •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庙号唐太宗,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开创的“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然而,关于他的民族归属问题,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争议。那么,李世民究竟是..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
  •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庙号唐太宗,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开创的“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然而,关于他的民族归属问题,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争议。那么,李世民究竟是..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