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诏令有哪些种类?口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对皇帝的口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众所周知,皇帝作为万人之上的存在,对臣子下达命令的时候,都会用诏书,也就是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圣旨。而当皇帝去世的时候,他都会留下遗诏,这个遗诏里都会记载着皇帝的意愿,以及自己的想法。

image.png

  皇帝遗诏

  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遗诏就是汉文帝的遗诏了,据《汉书·文帝本纪》记载,“朕闻之: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万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当今之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这里说的就是汉文帝不希望自己死后过分的进行服丧事宜。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除了写下来的遗诏,也不乏一些口头的遗诏。那么这些遗诏都是算数的吗?一旦被人篡改,还能够分清真假吗?

  当然,不只是遗诏,皇帝活着的时候也有口头传达的诏令,那么这些诏令一旦被篡改,又要怎么判断真假呢?

  皇帝的诏令

  首先,就要来看一看皇帝的诏令究竟是怎样的。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开始,就出现了诏书和制书,分别代表皇帝的命和令。从那以后,经过各朝各代的演变和发展,由皇帝下发的诏书已经有了非常多的变化,其中包括制、诏、诰、敕、旨、册、谕、令、檄等等十几种,口谕也是其中一种。

image.png

  而“口谕”这种皇帝下达命令的方式是从明朝开始的,因为从明朝开始,皇权开始加强,因此出现了锦衣卫这种职位。最开始,皇帝下达的所有旨意都是要经过中书省等很多机构检查以后,才可以得以实施的,甚至还会有驳回的可能性。

  因此,从明朝开始,皇帝为了直接绕过复杂的审核机构和复查机构,就出现了口谕和手谕这类的谕旨。

  口谕还分为面谕和传奉口谕,面谕就是皇帝当着你的面直接对你下口头命令,并不会存在虚假或者错误。

  而传奉口谕则是要经过除皇帝以外,经过别人之口的,一般是锦衣卫、大臣或者太监进行传达皇帝的命令。虽然,这则命令并不是皇帝直接对接旨者所说的,但是真实性也肯定是值得相信的。因为,皇帝口头所说的口谕,最终还是会被记录下来的。

  在孙承泽所创作的《春明梦余录》就记载到:“凡面奉上谕,直书天语。圣谕、诏、救等项,备录本文。”意思就是,皇帝口头所说的口谕,最终还是会以文字的方式被记录下来,并且归档处理。因此,既然最后还是要以文字记录下来,那么口谕被人捏造或者篡改的情况就很少了,几乎是没有的,否则被发现,假传圣旨是会让人丢了性命的大事。

image.png

  除此以外,但凡是能够做皇帝的人,肯定是心思缜密的人,对于这种需要经过第二个人的嘴来传送的命令,肯定不会是非常重要的大事,只会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或者通知,因此即便是真的被人造了假,也不会对皇帝本身或者接旨者本身产生很大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道光皇帝的节俭与丧权辱国的反思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以其节俭著称于世。然而,尽管他一生致力于节省开支,但最终却未能阻止清朝走向丧权辱国的境地。这背后的原因,..

    道光皇帝的节俭与丧权辱国的反思
  • 北齐文宣帝高洋:英雄天子与恶魔皇帝的双重面孔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北齐文宣帝高洋无疑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既是北齐的开国皇帝,被誉为“英雄天子”,又因其后期的残暴行为而被视为“恶魔皇帝”。那..

    北齐文宣帝高洋:英雄天子与恶魔皇帝的双重面孔
  • 汉献帝刘协:东汉末代皇帝的坎坷一生

      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是东汉王朝的末代皇帝,他在位时间长达三十一年(189年220年)。作为汉灵帝刘宏的次子、汉少帝刘..

    汉献帝刘协:东汉末代皇帝的坎坷一生
  • 隆科多:雍正皇帝的舅舅,为何被囚禁至死?

      隆科多,作为清朝雍正皇帝的养母孝懿仁皇后的弟弟,他在雍正继位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这位一度权倾朝野的重臣,最终却被雍正囚禁至死。这背后的原因..

    隆科多:雍正皇帝的舅舅,为何被囚禁至死?
  • 朱由校:被冠以木匠皇帝的独特称谓

      在中国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以非凡的木匠天赋和对木工艺术的深厚兴趣而闻名,甚至因此被后人冠以“木匠皇帝”的独特称谓。这位皇帝便是明朝第十五位..

    朱由校:被冠以木匠皇帝的独特称谓
  • 孝庄太后逝世后37年未下葬:康熙皇帝的考量与抉择

      在中国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孝庄太后的逝世与康熙皇帝迟迟不肯下葬的决定,一直是一个引人关注的历史谜团。孝庄太后,作为清朝初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对清朝的稳定与发展..

    孝庄太后逝世后37年未下葬:康熙皇帝的考量与抉择
  • 揭秘历史:古代皇帝的第一次究竟献给了谁?

      在中国古代,皇帝作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其个人生活常常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特别是关于皇帝的“第一次”,即他们的婚姻大事,更是充满了神秘色彩。今天,我们就..

    揭秘历史:古代皇帝的第一次究竟献给了谁?
  • 节俭之道--道光皇帝的新年大餐

      在清朝众多皇帝中,道光帝以其节俭而著称。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皇帝在新年大餐上的荤菜居然只是简单的鸡蛋炒肉。这一看似普通的菜肴背后,却蕴含着道光帝对..

    节俭之道--道光皇帝的新年大餐
  • 不该当皇帝的艺术家赵佶:第一次将艺术纳入国考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是宋代历史上最具艺术才华的皇帝之一。他对绘画、书法和诗词都有深厚的造诣,堪称一位不该当皇帝的艺术家。然而,他作为皇帝..

    不该当皇帝的艺术家赵佶:第一次将艺术纳入国考
  • 康熙皇帝的治国智慧探寻清朝盛世的奥秘

      在清朝历史上,康熙皇帝无疑是一位杰出的君主。他凭借卓越的治国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将清朝带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那么,康熙皇帝是如..

    康熙皇帝的治国智慧探寻清朝盛世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