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兴兵伐吴是为了什么?如果刘备供给粮草结局会怎么样?

时间: 浏览:加载中...

  诸葛亮兴兵伐吴是为了什么?如果刘备供给粮草结局会怎么样?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夷陵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最后一战,吴蜀联盟倒戈相向,惨烈战斗后让人感慨汉室复兴的绝望。历史有的时候很残酷,命运给蜀汉的这一重击,会让读者内心怅然,怅然后是反思,如果指挥者不是刘使君而是孔明先生,历史是否能被改写?笔者认为孔明先生指挥会有一个更好的结果,但仍然不能取胜,最终的效果将是“不胜之胜”。接下来将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两本书出发,进一步论证这一观点,以飨诸君。

image.png

  第一,《三国志》中若诸葛亮伐吴可以实现两点,复仇和保存有生力量。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夷陵之战的背景“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遂帅诸军伐吴”。可见出师的直接目的是为关羽复仇,复仇的理解可以是一举灭掉吴国也可以是为兄弟出气。如果是灭掉吴国,必须考量蜀国是否有实力做到。

  事实上,双方真实的实力对比差距明显,人口上,当刘禅投降邓艾时,蜀国有九十四万人,士兵约十万人。而晋灭吴时,吴国有二百三十万,士兵约二十万。从地理环境上看,吴国的地盘更大,又兼具长江天险,荆州要地,易守难攻。从战略上看,无论是《隆中对》中三分天下的格局,还是西晋最终一统,最后灭掉的才应该是吴国,它不是第一战略目标。

image.png

  诸葛亮相比于刘备的怒发冲冠,这一战换做是他,也一定会出兵。关羽大意失荆州,这里的关键是荆州!失去荆州的蜀国,缺少了问鼎中原两路出兵的关键线路,战略上将陷于被动处境。刘备之所以惨败,是仗着势头强盛,长驱直入。当吴蜀两军对峙与夷陵或者叫猇亭一带时,陆逊已经把崇山峻岭让给了刘备。刘备既要分兵守住这些险要,同时远离后方,补给困难,并且面对吴军坚守不出,陷入严重的内耗之中。

image.png

  正史中的诸葛亮依然才华横溢,诸葛亮客逝五丈原后,根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宣王是指司马懿,对于已然故去的对手,他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以诸葛亮的真实才华,他可以去争取最大化的蜀国优势,占据吴国部分领土,然后止戈议和。毕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魏国一直在旁边观战伺机而动,最终双方只能达成议和的局面。(事实上,刘备战败后就是如此。)而对方主将陆伯言被誉为“社稷之臣”,正是他与吕蒙联手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关羽,领导力上丝毫不落下风。

image.png

  面对实力的差距,诸葛亮也无法化腐朽为神奇,他能做的,是为关羽,为蜀国出一口气,夺回部分领地,这已经是比较现实的复仇了。陆逊让出的地方,以木牛流马的方式提供补给,稳扎稳打。这样,夷陵之战可能变成夷陵停战,蜀国的数万将士得以保存。这样,未来“待天下之有变”,蜀国的有生力量可以发挥作用。

image.png

  第二,《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伐吴可以实现效果依然有限,依然无法夺回荆州,但可以保留蜀国的军事力量。荆州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尚书·禹贡》记载的九州中就包括荆州。它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湖南湖北一带,是楚国的发源地。战国时期,秦国灭掉了位于湘江一带的楚国后,燕国再败,齐国不战而降,从而奠定了雄霸天下的格局。而后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可见荆州是夺取天下的关键。

image.png

  赤壁之战后,关羽乘胜追击,占据荆州。刘使君入川,占据益州,蜀国臻于鼎盛。蜀国得荆州的时候曹军溃败,没有守的能力;而吴国得荆州的时候兵强马壮,可以很好地守护。失去荆州是一个转折点。地理上讲南方多山地丘陵,中国地图上,这里有巫山,雪峰山等山脉阻隔,更有无数的小山丘陵,易守难攻。且江南气候湿热,蜀汉将士无法适应。

  在演义中,诸葛亮是有神奇加成的,但是这样的加成无法抵过命运的安排和历史的必然。《三国演义》第八十四章中,刘备连营七百里时,孔明感慨道:“汉朝气数休矣!”换做孔明,他不会连营,虽然他可以用木牛流马,可以借东风,可以草船借箭。但是即使是演义中的诸葛亮依然谨慎,比如说他没有采纳“子午谷奇谋”。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五章中司马懿评价说“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

image.png

  即使有夺取荆州的方法,那必是兵行险招,甚至难免两败俱伤。那时,蜀国即使占了荆州,魏国也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因此,演义中他可以用计谋善断,可以天纵奇才,但也只是能争取到一些告慰关羽的补偿,只是能为蜀国、为玄德争取到一点点尊严,只是能保留即战力到可能光复汉室的未来。

  综上,如果诸葛亮出战,陆逊不会败,但是孔明只能做到不胜之胜。因为天时地利人和蜀国都不占优,他无法取胜,但是可以达成报一箭之仇和保存即战力的效果,这已然是一种难得的胜利。因为,作为统帅的诸葛亮深知三国博弈的微妙,他从来没有把吴国作为对手,而即使必须一战,最后依然难免和解。三分天下,只有联吴抗曹,方有一线生机,如果抗吴又抗曹,即使孔明也无力回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野史秘闻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斩马谡的事件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转折点。这一决策不仅直接导致了蜀汉北伐战略的受挫,也引发了后世对于诸葛亮用人、决策以及军纪执行等..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千古佳话。那么,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到底有多强?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智..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在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下,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厚的谋略,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军事家与政治家。然而,他多次北伐曹魏却以失败告终,这不禁让人发问..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为了蜀汉的顶梁柱,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相”。然而,在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的征途中,并非一帆..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传奇人物。他提出的“三分天下”策略,更是被后世视为经典中的经典。然而,令人意想不..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
  • 诸葛亮的老家探秘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才智和无私的奉献而名垂青史。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发明家、文学家。那么..

    诸葛亮的老家探秘
  • 诸葛亮好友缘何多投曹营?

      在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谋和忠诚的品质,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然而,令人好奇的是,诸葛亮在襄阳求学时结交的四位好友——汝南孟建(字公威)..

    诸葛亮好友缘何多投曹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