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故事:牛郎织女传说

时间: 浏览:加载中...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发展、演变,有各种不同的版本,主要情节是:

  天上王母娘娘的孙女织女,其工作是在天上织云彩,也称云锦天衣;牛郎是人间的放牛郎,父母早亡,受兄嫂虐待,每天和一头老牛在一起生活,日子过得很苦。

  有一天,老牛告诉他,天上织女要和她的姐妹到银河洗澡,叫他去“偷取”织女的羽衣,这样没有了羽衣,织女就不能飞回天上了,就会做他的妻子。

  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

image.png

  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

  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

  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就会得到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后来有一天,王母娘娘听说织女“不守天规”,“私奔”凡间,大为恼怒,就派天兵天将捉拿织女。

  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

  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想起老牛告诉他急难时披上牛皮会得到帮助的话,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了出去,牛郎也飞到了天上。

  就在牛郎要追上织女的关键时刻,王母娘娘拔下头簪,在织女身后一划,那划痕就成了波涛汹涌的天河。牛郎再也过不去了。

  从此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夜泣啼。现在牛郎星旁的两颗小星,称扁担星,人们说那是牛郎织女的一对儿女。最后,牛郎织女的真情感动了天上的喜鹊,它们每到七月七日就拔下自己美丽的羽毛,架成一道彩虹桥,让这对相思一年的夫妇在这一夜相会。

  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从古代典籍的记载看,民间认为织女聪明美丽、多才多艺,在七月七日晚间,向织女乞求智巧,可以除去笨拙,变得眼明手巧,故亦称为“乞巧节”;又因为参与乞巧活动的大多为闺阁妇女,因此又叫“女儿节”。是日妇女多在庭院聚会,穿新衣、拜双星(即牛郎星和织女星)、摆香案、供果品,穿针引线、搭接彩缕,进行各项乞巧活动。

  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河南鲁山县

  相传很久以前,在鲁山县辛集乡境内的露峰山南麓有个小山村,村里住着一位名叫孙守义的男青年。孙守义自幼父母双亡,跟随其兄生活,他白天放牛,夜宿露峰山山洞,人称“牛郎”。后经老牛指点,牛郎巧娶下凡到莲花潭洗澡的仙女红衣。仙女配牛郎,夫妻恩爱,男耕女织,生育一双儿女。后来人们将孙守义居住的这个村叫做孙义村。至今,孙守义后裔年年祭祀牛郎织女,个个能唱歌颂牛郎织女的山歌。

  鲁山流传的故事里还有许多后续牛郎织女生活的鲜活内容。

  织女被抓回天宫,织彩霞云锦,整天闷闷不乐,思念牛郎和儿女。牛郎携儿女在凡间度日,愁苦难言。他们的居住地距鲁山坡顶南天门只有5华里路,一双儿女在家想念母亲,时不时顺山岭走到南天门要“娘亲”。南天门的把门将军同情他们的遭遇,少不得行个方便,让他们进进出出。玉皇大帝非常喜欢外孙孙,听任他们来来往往。王母娘娘也放松了对织女的监管,两家的关系也就慢慢融洽起来。牛郎死后葬于鲁山坡南麓牛郎坟。孙义村牛郎的后裔,则称自己为“牛郎孙”。

image.png

  后来,牛郎后裔继承了鲁山坡一带家产,并恪守孝道,每年安排腊八、春节、二月八、菜花节、三月三、七夕等十多个节日,请牛郎织女回村过节。孙义村旁的鲁峰山,鲁峰山上的“牛郎洞”,西侧的“九女潭”,山顶的“瑞云观”……似乎都在讲述着牛郎织女动人的故事。

  鲁峰山一带自然环境优越,当地百姓自古就养大黄牛。但是与别处养牛不同,辛集乡孙义村不仅家家户户养牛,但养牛不杀牛、牛死后掩埋的习俗一直延续了很久。另外,鲁山自古盛产丝绸,鲁山丝绸(鲁山绸)又名“织女织”、“仙女织”。

  辛集乡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基地。这也与牛郎织女故事有关。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七夕相会时,人间的女子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到两个人的私语。而鲁山民俗,七夕乞巧,就是在这天向织女乞求赐授巧技,得如意郎君。

  在辛集乡,每年的七月初七,从不间断地举行大型庙会。经考证,辛集乡的七夕庙会最少有数百年的历史,是日唱大戏、敲锣鼓、放鞭炮,百姓称其为“迎接仙女”或“接牛郎织女回家”。

  在辛集乡孙义村,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即起庙会、唱大戏,从来不看《天河记》。因为《天河记》里关于他们祖先的一些描写不尊重。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重,他们世世代代不看《天河记》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今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野史秘闻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