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派关羽守华容道?放走曹操竟是诸葛亮的计谋!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在赤壁大败的曹操之所以能够逃跑,是因为关羽为报当年曹操对他的恩惠所以放走了曹操还了人情(杀颜良报收留之恩,放曹操报五关之德)。

  当孔明舌战群孺成功与东吴联盟抗魏回到蜀国分配任务时,孔明为什么要将关羽守在华容道,孔明知道关羽曾经在无路可去时被曹操收留,但曹操是个爱惜人材的人希望关羽能加入曹营。而关羽是个重义气之人与曹操约法三章,后来关羽知道了刘备的下落后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所以孔明想让关羽有个机会还这个人情,也借机消磨一下关羽的傲气。

  但这是真正放走曹操的原因吗,孔明难道不想帮刘备完成统一霸业?其实孔明真正放走曹操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当时的刘备实力还不够强大,曹操这么死了吴国肯定会在短期全力对付刘备。如果当时杀了曹操就是帮吴国统一了天下,所以孔明才决定让关羽去守最关键的华容道,因为孔明深知关羽是个重情义之人不会杀了曹操。还有一个负面原因当时孔明不派关羽去换是别人估计就没有以后的曹冲称象了,如果曹操死了孔明在刘备那的用处也就不太大了,因为那时刘备三顾茅庐关张对孔明很是不满,觉得孔明何德何能让刘备这样对他尊敬,让刘备三顾茅庐。所以孔明为了当时能在刘备那占有一席之地才放走了曹操。

blob.png

  据野史记载一说是曹操有恩于关羽,另一说是诸葛亮故意设计。不管哪个传说,都演义中事,非历史事实。

  传闻一:

  关羽放曹操是必然的结果,诸葛亮也早就料到关羽会放曹操,而且故意让关羽立的军令状,这件事情对于诸葛亮来说有以下必要性和好处。

  一、放曹操是出于当时天下形势大势的考虑。赤壁之战后放走原气大伤的曹操,可以利用其有效牵制东吴,给刘备发展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如若杀掉曹操,当时天下军事实力上孙权再无人能比,灭掉了曹操,刘备就会成为下一个被灭掉的对象。所以说,从军事上,必然要放。

  二、关羽曾受曹操不杀之恩,正好此时放,还他一个大大的人情,以后对曹操做战时关羽不会再瞻前顾后,从人情上说,必然要放。

  三、让关羽立军令状也是诸葛亮有意为之。其一,只有这样才说明关羽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放的曹操,如此人情才能还的一干二净;其二,诸葛亮刚辅佐刘备,关羽张飞这两个刘备的把兄弟当然不会对他伏伏贴贴,通过这一纸军令状,以后关羽的小辫子就在诸葛亮手上了,事实也是如此,从此以后关羽对诸葛亮俯首,关羽都如此了,张飞自然更无二话,于是诸葛亮就成为了刘备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第二人。

  传闻二:

  因为曹操不但有恩于关于 而且对关羽有情有意 关羽要什么给什么 最重要的是答应了关羽以后只要他找到刘备就放他的要求 所以关羽还曹操一个人情 。

blob.png

  但实际上大家一直在争论 这是不是诸葛亮给关羽下的一个套!

  首先当时的全国形势是曹操最为强大,而且在灭掉不少强大的诸侯后正气势汹汹,其次就是孙权,有长江天险,拥兵自重。刘备呢?赖了个荆襄九郡,虽地理险要,但毕竟弹丸之地,成不了大事。面对强大的曹操,两个弱者联合起来,避免被一一吞掉,这很符合逻辑。但如果在华容道灭了曹操,再进一步假设,如果孙权就此强大起来,那么有两种结果一种孙权灭了曹操的残余势力,夺取政权,成为“曹操第二”;另一个结果,孙权顺便把刘备收拾了——敌人消失了,朋友也就消失了。这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所以,放曹操一马,就可以来牵制孙权,确保孙权不会在刘备羽翼未丰之时就对其下手。看来,我们不仅需要朋友,也需要敌人啊!

  当然,即使杀了曹操,那曹操的残余势力会怎么发展呢?很可能换个曹丕,不久就东山再起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那么,这下刘备便成了曹操继任者的死敌了!刘备只能依附于孙权,而且会被曹丕死拼——你说这人得罪的啊!所以,在三国尚未形成鼎足之势时,诸葛亮要送个顺水人情!但这个人情不好送啊!谁来冒天下之大不韪呢?关羽就是最好的人选。

  诸葛亮明明知道关羽义薄云天(现在看到还是值得怀疑:会不会孔明弄个什么锦囊偷偷塞给关羽呢?)、很可能放走曹操。但还要卖个关子。众将都安排下去了,惟独不理关羽。这么重大的军事行动竟然把这么重要的大将干在那儿,这怎么说得过去?关羽撑不住了,主动请缨。诸葛亮你就别闹了吧?不行,还要和你立个军令状。这下好,放走曹操的责任就一点都怪不到孔明头上了。而关羽呢?则可以赚个“义气千秋”的美名。哎呀呀,这一计用的!把天下人都装进去了,还赚得千古芳名。而要立军令状,则是诸葛亮给刘关兄弟下的套儿。那关羽只看重他大哥,别人谁放在眼里?你诸葛亮算什么东西?我们刘关张是磕过头的!我们大哥堂堂皇叔三顾茅庐去请你,看你那熊样儿!关羽对诸葛亮是心中不满的——诸葛亮心里很清楚。诸葛亮就是要彻底杀杀他的傲气,同时也给刘备一个人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野史秘闻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斩马谡的事件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转折点。这一决策不仅直接导致了蜀汉北伐战略的受挫,也引发了后世对于诸葛亮用人、决策以及军纪执行等..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千古佳话。那么,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到底有多强?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智..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在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下,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厚的谋略,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军事家与政治家。然而,他多次北伐曹魏却以失败告终,这不禁让人发问..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为了蜀汉的顶梁柱,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相”。然而,在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的征途中,并非一帆..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传奇人物。他提出的“三分天下”策略,更是被后世视为经典中的经典。然而,令人意想不..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
  • 诸葛亮的老家探秘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才智和无私的奉献而名垂青史。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发明家、文学家。那么..

    诸葛亮的老家探秘
  • 诸葛亮好友缘何多投曹营?

      在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谋和忠诚的品质,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然而,令人好奇的是,诸葛亮在襄阳求学时结交的四位好友——汝南孟建(字公威)..

    诸葛亮好友缘何多投曹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