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风流才子背后的真实人生
在历史的长河中,唐伯虎(唐寅)以其卓越的绘画技艺、不羁的性格和传说中的风流韵事而名垂青史。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其生平事迹时,会发现这位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流..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的文化意涵,自古以来以桃的意象广为文人雅士引用,所有对于美好事物的寓意,均以桃隐喻之,尤其是用来表达闲居和隐逸生活的志向。唐伯虎的这首《桃花庵歌》,这首诗也正是唐寅的代表作。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
《落花诗》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
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
拾向砑罗方帕里,鸳鸯一对正当中。
“桃花净尽杏花空”,即便狂傲洒脱如唐伯虎,在接连遭遇不幸和打击时,方能明白惜花、怜花、叹花的万千感慨绝非为赋新词强说愁,实在是心中的悲愤难以抑制。
《把酒对月歌》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这首诗倜傥不群、超尘脱俗地追求自由反抗权势的精神,和豪放飘逸的句调风格都酷似李白。以其人之风格还咏其人,妙在古今同调。
《感怀》
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
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
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通观此诗,层次清晰,语言浅近,回旋委婉,近乎民谣式的自言自语,然而就是这样的自言自语,却蕴涵的无限的艺术张力,也显示了唐伯虎的心志。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
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
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如果你尝过相思之苦,定能体会唐寅《一剪梅》的意境。“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唐寅轻捷地抒述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显现于笔端,真无愧其“才子”之誉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历史的长河中,唐伯虎(唐寅)以其卓越的绘画技艺、不羁的性格和传说中的风流韵事而名垂青史。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其生平事迹时,会发现这位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流..
在中国历史上,唐伯虎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生活态度,被誉为“风流才子”。然而,关于他的身世背景,却有着不少误解。特别是关于他是否为富二代的传言,更是流传甚..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唐伯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由于影视剧的渲染,唐伯虎和点秋香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但其实,历史上的唐伯虎并..
唐伯虎是明朝的风流才子,出生于商贾家庭,拥有豪放不羁的性格。由于家道中落,他在祝枝山的影响下奋发图强,在二十九岁的时候考中解元。唐伯虎一生有三个妻子,那么..
提起唐寅,人们就会想到《三笑》中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以及那个为追求喜爱的女性而甘愿卖身为奴的风流才子的艺术形象。上述故事最早见于明项元汴所著《蕉窗杂录》中..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可谓众所周知,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是一个什麼样子,真的是风流倜傥吗?真的是家中妻妾成群、身无分文吗?惋惜电视剧对唐伯虎的描绘都是一个虚..
我们最早了解到唐伯虎大都是在电影中,这位潇洒倜傥的风流才子因看上美女秋香,于是有了一出“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但是历史是残忍的,对于唐伯虎而言,他的一生中..
真实的唐伯虎并非风流潇洒,他二十九岁赴南京乡试,得中第一名解元,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被株连下狱,后谪为吏,一生坎坷,贫困潦倒,靠卖画为生,擅绘山水花鸟、仕女..
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可谓众所周知,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是一个什麼样子,真的是风流倜傥吗?真的是家中妻妾成群、身无分文吗?惋惜电视剧对唐伯虎的描绘都是一个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