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畿:三国时期曹魏的治世能臣与河东太守典范
杜畿(163年~224年),字伯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出身汉朝名门京兆杜氏,是西汉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后代。他历仕曹操、曹丕两代,以卓越的治理才能和深..
古往今来,凡是做主公的,对于降将的处置都特别谨慎,因为担心他们再次“背信弃义”,毕竟能背叛一次先主,难保不会背叛第二次。不过显然也有例外的,比如曹操。下面这四位大将,就是曹公屡抛橄榄枝而终不得的。
第一位:马超
马超也算是将门之后,其先祖马援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
马超少年时就表现出了超越常人的勇猛,身边人都感叹他未来必是一员可敌万人的虎将,为此曹操多次发出邀请,征招马超如今做官,想借此把他留在身边作为己用。然而,马超每次都断然拒绝了。
虽然马超最终还是入京做了官,但和曹操却始终不对付。后来刘备攻打刘璋,马超就此投降刘备,并一路征战成为汉中虎将,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二位:张飞
张飞对刘备的助力,读过三国的人都很清楚,切切实实的一员猛将,是刘备身边“顶梁柱”级的存在。
当初袁术与吕布合谋攻打徐州,刘备携关羽和张飞一起投奔了曹操。曹操惜才,想重用张飞,哪料途中刘备谋反失败,导致关羽被擒,张飞也只好追随大哥又投奔了袁绍。曹操就此与张飞“失之交臂”。
第三位:太史慈
号称“江东战神”的太史慈,也是一个拥有着雄才和野心的人。他最出名的一句话,就是临终前对自己一生的叹息: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从古至今,想当皇帝的人不在少数,但有心也有能力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太史慈却算得上其中一个。
出生卑微的太史慈,在遇到刘策后才获取信任,得以大展拳脚。可惜英雄早暮,四十一岁就因故病逝。
对于太史慈的逝世,曹操也是无比惋惜的,虽然当年写信收买太史慈却被其拒绝,但太史慈仍然是曹操心中不可多得的、可与其共谋天下的虎将。
第四位:关羽
如果说收买之上三位是曹操爱才,那么对接下来的这一位,曹操就不仅仅止于“爱才”了。
关羽曾经投靠过曹操,但曹操的赤诚相待却换来了一场背叛——原来关羽的投靠是假意的。得知真相的曹操并没有就此记恨关羽,相反还觉得关羽是一个赤胆忠心的人。
不死心的曹操随后又多次试探,但每次都是失望而返。关羽,终归是留不住的,尽管他对曹操也有情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杜畿(163年~224年),字伯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出身汉朝名门京兆杜氏,是西汉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后代。他历仕曹操、曹丕两代,以卓越的治理才能和深..
在《三国演义》中,华歆常被刻画为趋炎附势的政客,如逼迫汉献帝禅位时“按剑指帝”的“黑脸角色”。然而,正史中的华歆却是曹魏政权的核心支柱,其政治智慧、清廉操..
在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谋士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远的战略眼光,为各自的主公争夺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提到三国谋士,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诸葛亮,然而,在那个英..
在正统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名将如云,马超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作为蜀汉的重要将领,马超以其卓越的武艺、威猛的形象和传奇的经历,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深受读者喜爱。在这部巨著的最后一回中,一个名叫羊祜的人物首次登场,并占据了重..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文化史上,有一个名词“三曹”被频繁提及,它代表了当时魏国文坛上的三位杰出人物。那么,三国时期魏国的三曹指的究竟是谁呢? 一、三曹的定义与..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不仅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深邃的思想影响了后世,更以其坎坷的命运和悲惨的结局让人扼腕叹息。他就是东汉末年三国..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庞统的名字或许不如诸葛亮、司马懿等人物那样响亮,但他却是当时一位颇具影响力的谋士。他的智谋和才华不仅为刘备所赏识,也为后世所传颂。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