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邪气城门修一次塌一次 高人用一宝物镇压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在我国冷兵器时代,城墙无疑是国家最重要的防御工事。修筑高大坚固的城墙,可以在战争中有效的防御敌兵,攻守都很占优势,万里长城就是古代城墙防御的典范。除了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重要的军事要塞、经济重镇也都会建造城墙作为防御工事。

  最开始的城墙由土垒、土石混筑,可以抵挡长枪大刀的攻击,但是随着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火枪大炮等大杀伤力的武器出现,土垒的城墙已经完全不能起到防御作用,很多曾经雄伟的城墙泯灭于炮火和风雨之中。在无数次的攻城略地实战中,古人积累了丰富的城墙建筑经验,于是更牢固的砖石构造开始大规模使用。

1.jpg

网络配图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城墙的防御工事自然被格外重视,因此在古代南京城拥有很多的城门城墙,明朝作为最后一个建国初期定都南京的朝代,朱元璋对南京城墙城门的修建也达到历代顶峰。

  明朝时期南京有城门“里十三、外十八”。“里十三”指的是内城城门,“外十八”指城郭的城门。随着几百年的历史变迁,如今十八座外城门都已彻底消失。但是十三座内城门,却经受住了炮火的考验,基本都保存了下来。有人还发现这十三座内城门连接起来就是个朱元璋的头像。

31e70002b5f48c875f3b.jpg

网络配图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花马,带把刀,从你家门前抄一抄,问你吃橘子还是吃香蕉。”这首南京童谣不知唱了多少辈南京人,但是随着传统文化的教育断层,南京古城门背后的故事已经鲜有人知。

  今天我们说的就是南京城门中最神秘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中华门。中华门,原名聚宝门,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瓮城,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

  相传,明朝初期修建中华门时,修一次塌一次,始终建不起来。朱元璋以为是官员们偷工减料,十分愤怒。于是为了确保墙砖的质量,朱元璋下令每块砖都在侧面印上制砖工匠和监造官员的姓名,一旦发现哪块不合格,立马就可以根据姓名追究责任。但是经过这样严格的质量管理后,工匠们再次修建后还是发生坍塌。

  最后朱元璋找来神算刘伯温去看风水,刘伯温一卦之后,说中华门的地基下有一个专门吃土石的怪兽,这正是中华门屡次修建屡次坍塌的原因所在,必须在地基之下埋藏稀世珍宝聚宝盆,令其源源不断的产生土石,方可堵住怪兽的嘴,保城门万年不倒。

2010430101427tupianworld.jpg

网络配图

  这时,大明首富沈万三便躺枪了。朱元璋心想自己虽然是皇帝,但也不能强抢别人的东西,于是想了一个借口。找到沈万三,说需要借他的聚宝盆一用,三更借,五更还。当朝皇帝都开口了,沈万三自然不能拒绝。朱元璋借到聚宝盆后,立刻命人将其埋在中华门的地基之下,工匠连夜赶工,这次城墙竟真的没有倒塌。而沈万三那边借出之后,夜不能寐,焦急的等待着五更到来,紧等慢等四更声响起,但是又过了好长时间,就是听不到五更的更声。原来朱元璋已下令打更人,从今以后只准打一到四更,不准在打五更,违者杀无赦。朱元璋就这样“以借代抢”占了沈万三的聚宝盆。该城门也因此得名聚宝门。

  中华门历经600年风雨沧桑、战争洗礼,至今仍屹立不倒,保存完好。我们很难断定聚宝盆的传说是真是假,但是中华门能够保存至今,与其修建过程中严格的质量管理绝对密不可分,如今城门砖块上的名字还依稀可见。

  在朱元璋这样的皇帝手下干活,没有人敢不拿出全力,害怕随时掉脑袋。再加上朱元璋这套世界首创的质量追踪制度,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被发挥到极致,于是造就了这样一座用心血筑成的历史丰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野史秘闻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